•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车生活

    京沪高铁线的“飞来横祸”

    8月12日23时04分,京沪高铁G40次列车行至廊坊至北京南路段时被大风刮起的彩钢板击中,致部分列车晚点6小时以上。据铁路部门介绍,事故发生后,该路段的接触网跳闸,列车自动紧急制动。(8月14日 新华网)

    近年来,因异物侵入铁路安全限界造成列车晚点、停运等事故频发。纵观该起事故,笔者认为值得引起铁路部门的高度重视。据悉,12日晚击中G40次列车的彩钢板长52米,宽7米,来自沿线附近的临建民房。因G40行驶速度过快,列车周围形成较强的气流吸力,且事发时该区段有6级大风,导致了事故的发生。高铁列车的运行秩序好比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G40线路中断引发后续一系列列车的晚点、停运。关于安全管理归属问题,铁路部门与沿线地方政府一直划分地模棱两可,为管理线路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铁路部门不妨借此契机,与地方政府厘清安全管理界限,对管辖范围内的线路进行彻底排查,消除隐患。

    G40次列车被击中后,列车自动紧急制动,区段内的接触网多处受到严重损毁。在列车等待线路恢复的4小时内,车厢内处于断电状态。由于车厢内人员密集,没有供氧,一名孕妇因身体不适昏倒,在列车到达北京南后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目前,高铁列车的蓄电技术相对稚嫩,蓄电池容量有限。在紧急情况下,保持车厢内气流畅通的唯一方法就是打开车门。然而,在列车未完全停靠站台时打开车门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容易酿成悲剧。列车增加备用电将会是铁路部门未来攻克的一个方向,优质的科研技术不惧千锤百炼,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更经得起岁月的打磨。

    经铁路部门奋力抢修、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此次的“飞来横祸”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事故看似发生偶然,实则必然。安全细节决定成败,铁路部门应当汲取教训,居安思危。而铁路沿线存在疏于监管的安全盲区,需要地方政府协同铁路部门查漏补缺,加强日常监管力度,优化并完善相关制度,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邢思源)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