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交通

    山东聊城交运:新航道以轻资产模式开启低空经济新赛道

           人民交通网讯(陈庆春 王雷):面对“低空经济”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质生产力”代表时,山东聊城交运也正悄然布局新的产业格局。由聊城交运汽车总站与山东新航道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聊城新航道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正以一种“轻资产、重营销、强运营”的矫健姿态,悄然站在了“低空经济”的赛道,为传统运输行业的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充满希望的全新航道。
    一、应势而生,精准落子的战略起航。
           随着“低空经济”蓝海的出现,谁能率先布局,谁就能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聊城交运客运总公司以敏锐的战略嗅觉,捕捉到了这一历史性机遇。           2024年12月31日,承载着转型厚望的聊城新航道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其业务精准锚定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商用服务、青少年教育及应用技能培训四大核心板块,旨在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业务拓展,而是一次深思熟虑的产业布局。在聊城交运战略的顶层设计下,新航道公司从诞生之初就带有“创新”与“高效”的基因。成立短短数月,便迅速打开市场局面,培训业务如火如荼,截止目前已成功招收培训CAAC学员80余名,国家电网竞赛选手5名,运行半年时间,综合收入实现75万余元,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信心。
    二、盘活闲置资产,实现轻资产运营。
          在新兴产业的开拓中,许多企业容易陷入“重投入”的惯性思维。而新航道公司反其道而行之,通过盘活现有闲置资产,实现轻资产运营,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轻资产运营之路。
           新公司面对新业务没有大兴土木,而是将目光投向现有的场地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将原有的闲置空间巧妙改造为专业的培训教室、模拟飞行室和学员宿舍。桌椅、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墙上悬挂的专业展板,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一系列“微改造”,不仅极大地节约了前期投入成本,缩短了筹备周期,更体现了资源整合与高效利用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为公司的快速启动和健康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全域发力,用数字化驱动营销引擎。
           如果说轻资产运营是新航道的骨架,那么立体化、数字化的营销策略则是其搏击市场的强劲引擎。新航道摒弃了传统单一的宣传模式,构建了一个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内部外部全员参与的“全媒体营销矩阵”。
           线上,是流量的蓝海。公司紧抓新媒体风口,建立了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官方账号,并邀请媒体专家进行专业培训。50余个精心制作的短视频,内容涵盖技术科普、飞行炫技、学员风采等,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迅速引爆网络。抖音平台综合播放量突破40万,微信视频号超6.5万,其中不乏单条播放量10万+的爆款作品。汹涌的线上流量通过“草料”等智能化工具被精准捕获,潜在客户数据被系统地收集、跟进,实现了从“眼球”到“报名”的高效转化。
           线下,是信任的基石。四场线下招生咨询会,让潜在学员和家长能够与教员面对面交流,亲身体验无人机的魅力,有效打破了信息壁幕,促成了大量意向客户的最终转化。
           内部,是力量的源泉。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全员营销体系。一份详尽的《客运口低空经济营销方案》、一场系统解读的营销动员会,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了低空经济的宣传员和推广者。统一制作了宣传彩页、优惠卡,并精心打磨了一套标准化的营销话术本,确保人人都能讲、人人都会讲。同时,建立的客户联络数据库,让每一次回访、每一次洽谈都变得有迹可循,大大提升了客户转化率。
    四、硕果累累,多点开花的运营实效。
           凭借精准的战略、高效的运营和强大的营销,新航道公司的业务成果迅速显现,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
           同时,公司的视野并未局限于个人培训。围绕市场需求积极横向拓展,主动与国家电网、消防、交通、城管等政企单位对接,探讨定制化培训与无人机应用服务的合作机会。向农业、林业、电力等行业延伸,探索无人机在巡检、植保等领域的商业应用,寻求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在青少年科教领域,新航道同样积极布局。通过与研学基地、少年宫、科技馆的联动,将无人机教育的种子播撒向更年轻的群体,不仅拓宽了业务覆盖面,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了潜在人才。
    五、展望未来,擘画低空经济的宏伟蓝图。
           面对阶段性取得的成果,聊城新航道又为未来的征程擘画了清晰的“五大发展路径”:宣传推广的持续精准化、全员营销的深度体系化、客户转化的流程专业化、培训服务的高效标准化,以及应用场景的全面多元化。这不仅是一份行动计划,更是一份宣言。聊城新航道的目标,绝非仅仅停留在“培训”这一环,而是要以培训为切入点和孵化器,逐步解锁低空经济的全产业链,探索无人机在物流、测绘、应急救援等更多领域的应用,最终打造成为区域内技术领先、服务一流的低空经济行业标杆。


     

    (新媒体责编:csjt202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