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交通

    打通“大动脉” 四川着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突破高铁瓶颈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打造对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将为现代交通布局带来什么变化?7月19日,由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聚焦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代永波介绍了四川省综合交通发展现状、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内容等情况,并与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梁武湖,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局长李永亮,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庆国一起,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骏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介绍,经过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接续奋斗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四川省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高速铁路从无到有,成渝客专、西成客专相继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加密成网,内河港口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面加快建设,成都将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基本实现从“蜀道难”到“蜀道通”的转变。

    目前,四川省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和立体全面开放要求,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交通体系不完善,交通运输发展大而不优,突出表现在进出川大通道还不完善、运输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供给质量不高等4个方面。尤其是高铁通车里程较少、等级偏低,与全国主要经济中心城市通达性不高,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交通是发展现代化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也是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的重要支撑。发布会透露,四川省将强力推进以立体交通为重点的开放大通道建设,形成陆海互济、东西畅达、南北贯通的“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和对外经济走廊,这是四川省改善区位条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吸引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全面提升经济辐射力、资源集成力、开放影响力的重要保障,对支撑“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全面开放合作,实现“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如何打造?发布会解读,打造的主要思路是:按照“空间上多向多极、方式上多网融合”,统筹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发展,坚持“提升东向、突出南向、拓展北向、推进西向、强化空中”,加快构建“四向八廊五枢纽”为主骨架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推动民用航空强枢纽、铁路发展提速度、公路网络上档次、内河航运扩能力。

    到2022年,四川省力争铁路总里程达到6000公里(高铁建成和在建23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成都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及云南桥头堡的高速铁路大通道;建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省民用运输机场达到18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9000公里,四级及以上航道总里程突破1600公里,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突破300万标箱。

    具体而言,四川省将把全力打通高铁进出川大通道、畅通铁路货运大通道、全力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速完善高速公路网、加快实施内河航运扩能工程、强化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等,作为详细任务进行实施。

    发布会透露,下一步,四川省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研究出台实施综合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实施意见,推动重大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本场新闻发布会吸引来自中央媒体、省市主要媒体及重点新闻网站等数十家媒体的记者到会采访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日报及旗下川报观察客户端、四川电视台等媒体就各界普遍关心的重点话题提问。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