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交通

    接轨5G,快速“通关”:城市交通“无感支付”技术的应用

    2019年8月7日,杭州一家停车场将传统的起降道闸杆去除,代之以无杆,离场时将账单通过短信形式推送至车主手机,实现先离场,后付费。这套无杆停车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引导,实现“客户”的自动识别、自由进出、无杆停车、无感支付。据测算,拆杆之前平均停车时间23.4秒,拆杆后平均时间2.6秒,车主平均出入时间缩短了9倍。

    目前,“无感支付”技术已在全国各地城市交通领域广泛应用,例如“无感支付”停车场、“无感支付”收费站等等。“无感支付”技术打通了城市交通的“任督二脉”,联动了城市动静态交通,让城市交通向智能化、精细化、集约化又迈进了一步。

    01

    什么是“无感支付”?

    “无感支付”的概念可以从生物体验和技术手段两个层面加以定义,作为一种感官体验,“无感支付”是指个体无需为“支付”过程单独呈现出操作行为的一种支付感受;作为一种技术方式,“无感支付”技术是指通过生物识别或者图像扫描等方式,对独一无二的特征加以识别,从而完成支付的技术手段。

    以“无感停车支付”为例,“无感停车支付”就是通过“互联网+”车牌识别技术实现车牌与银行卡的绑定,提供车辆出入场自动识别,离场自动扣费服务的一种支付方式。

    02

    城市交通“无感支付”没那么简单

    如果仅靠“互联网+”车牌识别技术就能实现“无感支付”,那“无感支付”不该早就全国普及?

    目前,“无感支付”技术仍在各地进行试点,还未真正全面推行,其原因是“无感支付”还存在着“漏洞”和风险。

    与ETC采用智能卡双向认证技术相比,“无感支付”单向度的识别技术存在“漏洞”。如果有人套用了我的车牌,我可能还得为TA买单。

    通过扫描车牌进行识别的“无感支付”技术,存在受天气、光线、车牌遮挡、污损等因素影响的可能。

    “无感支付”是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支付技术,网络信号及其传输速率也对“无感支付”技术应用构成挑战。

    “无感支付”不同场景的应用,需要配套不同的“硬件”设施来保障计费的真实合理。

    以高速收费为例,现有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通行的步骤为:1.入口停车2.取卡3.通行4.出口停车5.交卡付款6.通行。下高速口还通行卡之后,现金和扫描支付均可。通常,高速收费依赖通行卡对用户通行路径还原,按照实际通行路径收费。而高速收费“无感支付”应用难点就在于真实记录你行驶的路径,所以高速收费的无感支付≠无痕通行。

    以“无感支付”停车场为例,在接入了无感支付的道路上停车,埋在地下的地磁感应会提醒收费员几号车位有车,收费员通过终端机器扫码识别车牌后,即完成了车牌抄录。在车辆离开停车位时,地磁会自动记录时间,并将信息同步给收费员。与此同时,收费系统会自动从绑定车牌并开通了免密支付的支付宝账户中“秒扣”停车费。

    03

    5G让“快速通关”成为可能

    通讯业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4G改变生活,5G改变世界”。vivo创始人沈炜曾这样解释:5G将不仅拓宽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互通互联,它还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通互联,让万物成为一个的有机整体,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的运作效率。

    相对于4G,5G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万物互联、重构安全六大优势和特征。而这些优势和特征,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深层次有效的沟通。

    以城市交通“无感支付”技术的应用为例,汽车和收费站就是通讯沟通的两大主体,他们之间要沟通“行驶里程”和“支付费用”问题,完成车辆费用支付、放行的任务。在4G时代,网速、延迟、耗能都是“无感支付”技术应用的障碍,通过人工发卡、收卡、缴费是一种更为便捷的选择,因此“无感支付”技术并不能得到使用者的认同和青睐。而在5G时代,物与物之间没有中转,没有延时,能够确保二者即时性、有效性的对话,这让城市交通“无感支付”技术大有作为。

    2017年,支付宝联合捷顺科技率先在上海浦东机场推出“无感支付”停车场,让这一概念在交通出行领域快速落地。

    2018年,微信、支付宝在全国陆续启动了“无感支付”高速收费站、“无感支付”停车场试点,让2018年成为“无感支付”的推广年。随着5G技术的应用,“无感支付”技术日臻成熟,“无感支付”技术未来还将在更多的场景下大面积推广和实施。

    今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推进,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强调“要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王国平也曾指出,人工智能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城市竞争的新焦点。我们要深刻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抢抓人工智能时代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实现“人工智能让城市更美好”,进而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目标。

    城市交通“无感支付”技术的应用是5G时代来临的一个预示,从人工收费到人工智能“无感支付”,它昭示着万物互联互通互动的未来。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