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公路

    沧海桑田桔乡路——江西省寻乌公路发展40年回眸

    人民交通网讯   天道酬勤,日新月异。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寻乌公路如一颗璀璨明珠,嵌在赣南大地史书里,沐浴着改革开放的琼浆玉液。

    寻乌县位于江西东南端,居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故土,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被誉为“中国蜜桔之乡”。40年风风雨雨,寻乌公路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以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忘我投入的工作热情,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用心血和汗水铺就了一条条平坦、宽敞、安全、舒适的康庄大道。

    公路的变迁

    回首70年代末,寻乌公路分局养护的200公里尽是砂石路,好路率仅有30%。那时寻乌去赣州,要经过“三座大山”,即寻乌的基隆山、太阳关和安远的高云山,坐车要一天,早上出发,晚上才能到赣州。而且公路路面狭小、技术等级差、养护等级低、抗灾能力弱,严重制约寻乌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要致富,先修路”已成为寻乌人民的共识,寻乌公路分局把改造公路技术等级作为发展县城经济和摆脱贫困的首要地位来抓。88年冬,铺筑了寻乌县城至河岭的第一条水泥路;90年代初,在寻坪线县城至长举铺筑了第一条柏油路,有效地提高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抗灾能力。在90年代采取“政府贷款,公路部门还本”的办法,重点对国省公路进行技术改造。从此,寻乌公路的建设投资逐年增加,建设规模逐年扩大,行路难的问题逐年得到解决。在1998年底,寻乌的公路投资近亿元,使该县的二级路达到29公里,油路42.2公里,改建桥梁3196/13座,新建涵洞249道,其中206国道石排至南桥路段的改造,为寻乌填补了无二级路的空白。95年寻坪线油路的全面竣工,实现了江西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地至县”通油路的宏伟目标;太南和寻松线100多座桥涵的改造,结束了该县腐朽木桥涵的历史;206国道寻乌黎坑至会昌盘古路段二级路的动工兴建,使寻乌境内的206国道结束了砂石路的历史;2015年底206国道绕城公路的竣工通车,缓解了寻乌城区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同时也结束了寻乌县206线60年“国道当街道”的历史。随着“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和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再次给寻乌带来公路建设和升级改造的空前发展机遇。2016年5月19日,全长38.122公里,概算总投资4.3559亿元的G236寻乌县城至虎石段公路改建工程全面开工;同年12月9日,全长19公里的S458寻乌南桥至吊神排公路改建工程全面开工(包括济广高速公路寻乌南互通连接线平面交叉口改建工程和南桥至青龙岩景观大道拓宽工程);2017年9月下旬,寻乌通往安远全长31.5公里的G358寻乌蛇子岭至蓑衣坳路面改造工程全面开工。昔日蹒跚步履愁,今朝风驰任我游。这40年间,寻乌公路事业走向辉煌。40年前国道66.78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24.22公里;省道从35.46公里发展到61.884公里,管养里程178.296公里中148.525为二级公路。公路的建设给当地经济带来飞速的发展,2017年寻乌实现生产总值708160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39752万元,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966元。

    工具的更替

    “口罩手套木耥子,一瘸一拐一步走”说的就是砂石路养护工人扫路的情景。40年前的养护工具比较简单和落后,主要有粪箕、八仔耙、木耥、T字胶扫帚、木板车、钢钎、铁镐、木桶、锄头、铁锤、铁锹等工具,如今大都分工具都被淘汰,砂石路特有的八仔耙、木樘、T字胶扫帚等工具可以进公路“博物馆”了。40年前修路全靠挥锹抡镐、手抬肩扛。如今公路建设有推土机、挖掘机、平地机、路面破碎机、压路机、大型摊铺机等设备一应俱全;公路养护有运料车、割灌除草机、路面清扫路车、多功能养护车、洒水车、清缝机、手扶平板夯、手扶摇动压路机等配备;路政管理有公路巡查检测系统、公路网络信息平台等智能监控系统,公路网络服务功能日趋成熟,人民群众的出行有了更好的服务保障。

    环境的改变

    40年前该局的20个道班全是50年代和60年代兴建的土木结构的老道班,92%的道班不通电,86%的道班没有水井,道班的基础设施不配套,职工生活单调。在当地流传着“有女不嫁养路郎,一年四季守空房。面朝黄土背朝天,满身灰土滚上床”的打油诗,充分表达了当时养路工人艰辛的生活写照。90年代末期,该局对基层道班进行了改建,基本实现“三电”(电灯、电扇、电视),“四个一”(每个职工一间房子、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张凳子)“五有”(有水井、浴室、菜地、猪栏、鱼塘)。如今的道班逐渐被新型的公寓式、舒适型道班和公路驿站所取代,目前正在建设的上坪道班设施完好,功能齐全,是职工生活的港湾;河角公路驿站内设便民服务区、停车洗车区、加水区、充电区及办公区,既是一个集便民、服务、休闲为一体的公路驿站,又是一个全天候为公路服务的应急保障基地。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充分反映了养护工人艰苦的工作环境,大量的灰尘一直困扰着养护工人,矽肺病成为当时养护工人时刻防范的职业病,随着路面的改造和升级,矽肺病再次载入养护工人职业病的史册。

    四十年栉风沐雨,

    四十年春华秋实。

    寻乌公路人承载前辈的梦想,肩负历史的使命;用岁月描绘天堑虹桥,用汗水点缀经纬通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