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广西自治区奋力建设“大交通”对接“一带一路”

    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中首个开通高铁,89%的县通高速公路,以东盟为主的“一带一路”国际航空大通道初步成型……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陆、海、空”交通建设齐头并进,立体大交通体系日渐完善,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发展的强力支撑。

    从南疆“路网末梢”到“区域枢纽”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湘桂铁路、黔桂铁路,黎湛铁路三条干线铁路构成了铁路主骨架。1985年开始,广西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一批铁路建成通车。但是,广西境内铁路设备基础差、线路等级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全国铁路6次大提速均与广西无缘。2004年9月2日,原铁道部与自治区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快广西铁路建设等问题的会议纪要》,初步敲定广西铁路建设“一揽子”计划。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康维介绍,2008年,国家调整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广西抓住机遇掀起以高铁为重点的新一轮建设高潮。2013年底,广西成为全国首个开通运营高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一年后,横跨黔、桂、粤三省区的贵广客专开通运营。截至今年10月,广西已累计开通7条高铁,高铁运营里程1771公里。自治区内14个设区市中已有12个通行动车,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与此同时,广西公路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网络格局。2017年广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高速公路网覆盖所有地级市和89%的县级节点,对外辐射滇、贵、湘、粤等周边省份及东盟国家,助力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在陆路交通领域积极作为,广西实现从“路网末梢”向“区域枢纽”的华丽转身。

    水上大通道加快形成

    北部湾畔的防城港码头塔吊林立,不断有巨轮驶入港口。而在铁山港,吊机不停地将集装箱吊上开往东盟的货船,一片繁忙景象。

    利用自身沿海又沿江的独特优势,广西积极促进水路江海衔接,形成以广西北部湾港为龙头、以西江黄金水道为主干的水上大通道,从而加速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

    “作为海上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广西北部湾港航线实现了东盟国家主要港口全覆盖,并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构建起四通八达的‘海上高速’,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面向东盟国家的重要物流集散基地。”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周小溪表示,目前广西北部湾港年货物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形成了内陆腹地走向东南亚、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等地的海上大通道。

    除不断加密航线外,当前广西正加速推进北海铁山港区航道三期工程、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防城港30万吨级码头及进港航道等一批深水航道和深水泊位建设。

    千里西江,出云贵、经粤桂,汇流奔腾入海,航运潜力巨大。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重大决策,全力推动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如今,梧州长洲水利枢纽船闸总设计年通过能力超过1.3亿吨,成为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水上通道,助力西江“流金淌银”。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广西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78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6个,综合货物吞吐能力达到3.55亿吨。

    以东盟为主的“一带一路”国际航空大通道初步成型

    “以前去泰国、柬埔寨等国都要赶去广州坐飞机,很折腾;现在南宁就可直航了,省去不少舟车劳顿之苦。”南宁姑娘覃丹说,由于工作关系,她需要经常搭乘民航班机往返于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随着广西前往东盟国家的航线加密、航班增多,许多和覃丹一样的商旅人士出行更加方便。

    随着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民航部门持续发力,在拓航线、增航点、建中转上下功夫,民航机场整体实力逐步增强。

    记者从南宁机场了解到,近年来南宁机场不断增加南宁—曼谷、南宁—首尔等航班密度,开通南宁—岘港、南宁—静冈等新航线。2017年南宁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在中南地区千万级机场中排名第一。今年6月21日,南宁—马尼拉定期航班开通,标志着广西实现了与东盟10国空中全部连通。9月底,桂林两江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助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

    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8年6月底,广西已开通覆盖东盟10国22个通航城市的航线航班,东盟航线数量达28条,以东盟为主的“一带一路”国际航空大通道初步成型。目前在广西运营的航空公司增至64家,其中两家为本土航空公司。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