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环保

    10年内3000亿,挂钩39万家企业的垃圾分类现状如何

    自垃圾分类重新站上风口,号称要成为“新时尚”之后,全民花式“聊”分类根本停不下来。水涨船高,垃圾分类相关产业不仅赢得了关注度,也切实拿到了接收政策红利的优先权。当然,这也导致在自己经营业务中加上“垃圾分类”四个字也带起了一波节奏。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与垃圾分类处理相关的在业、存续企业已经有39万家。从地域来看,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分列前三。而从垃圾处理相关企业注册量来看,2019年相较2010年,增幅达到1783%,相较2018年也有52.7%的涨幅,也很可观。

    再把2020年前4个月的垃圾处理相关企业注册量单拎出来看,4月份迎来了一个小高峰期,环比上涨28.8%。不过由于2月份注册量处于低谷状态,所以3月份的环比上涨幅度超过400%,很是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垃圾处理相关企业注册资本达到1000万以上的也有15%以上,还有一半在300万以内。

    众所周知,整个固废处理板块万亿空间毋庸置疑,垃圾分类作为细分领域,2020年也被预测将释放300亿左右的产能,全国市场规模或将超过600亿元。而且,专家有信心,10年之内,垃圾分类产业规模将有望突破3000亿元。

    在这样的前景之下,相关或者不相关的企业为自己打上“垃圾分类”的经营标签,显然是想分一杯羹的打算。不过需要审慎认识到的是,目前我国垃圾分类产业拥有的“前景”和“钱景”并不完全划等号。

    有更多的助力自然好,然而数量和质量并重才能加快实现垃圾分类产业“钱景”。毕竟,垃圾分类产业处于“成长期”,补短板会成为常态。

    在46城先试先行的情况下,垃圾分类“新时尚”的推广,“新习惯”的养成,新“模式”的探索,新“规范”的建立等,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毕竟是起步阶段,各方面完善工作仍是任重道远。

    2020年两会期间,就有很多相关提案和建议是关于垃圾分类的,比如:

    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各地区分类处理设施的能力尚不充分,厨余垃圾处理目前还存在技术不成熟、处理成本高、资源化出路不畅通等难题,应使城乡固废常态有处理、应急有保证、保底有工程。

    各地垃圾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标志、标识,容易使居民对垃圾分类标准产生困惑,建议统一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标示语、垃圾桶颜色与对应的垃圾类别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类别的外语译文规范。

    垃圾分类已经从部分地区试点转入全面推广的阶段,但问题也较为突出,建议从全国层面进行立法,让垃圾分类成为全体居民的法定义务。

    只有解决好垃圾分类后的处理问题,垃圾分类才能形成闭环,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把垃圾分类处理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每五年有一个战略性安排。

    诸如此类,而这些意见和建议也充分表明,我国垃圾分类也是一场“攻坚战”,想要取得胜利一方面靠坚持,另一方面也要靠政策支持,全民参与,以及从业者的积极配合。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