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环保

    新动向!这些船企都瞄准了二氧化碳运输船

    随着航运业实现碳减排目标的任务越来越紧迫,业界对各种脱碳手段的探索力度也越来越大。最近一段时间,许多企业都将注意力放到了碳捕获、储存与再利用(CCUS)技术上,于是各种二氧化碳运输船研发项目也应运而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目前研发二氧化碳运输船的机构都有哪些吧!

    1、江南造船

    今年8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出了“零碳”型氨燃料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设计方案。据了解,该型船由江南造船独立研发设计,满足氨燃料Ready的设计要求,配置有3500立方米氨燃料储罐,可实现全航程“零碳”运行,在碳运输的同时真正实现无碳排放的目标。该型船液货系统设计同时满足二氧化碳、无水氨以及液化石油气(LPG)的兼装要求,提高了船舶运营灵活性。针对二氧化碳蒸发气体,该型船设计提供了二氧化碳再液化和液货舱蓄压两种备选方案,方便船东根据不同航程需求和初投资预算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案。该型船已获得了船级社的原则性认可(AiP)。

    2、韩国造船海洋公司与现代尾浦造船

    今年8月底,韩国浦项制铁(POSCO)与韩国造船海洋公司(KSOE)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共同签署了技术开发协议,宣布将在2025年前开发一艘20000立方米大型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该项目将分几个关键步骤实施,首先,POSCO将开发作为大型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核心的储罐钢材和技术,KSOE及旗下现代尾浦造船将负责开发设计和建造运输船所需的焊接技术。

    5月份,KSOE、现代尾浦造船还与马绍尔群岛海事管理局等机构签署了联合开发能够稳定储存并运输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的设计项目。该运输船设计将利用现代尾浦造船的“C型储罐”设计的改装版本来运输二氧化碳,在液化条件下体积可减少约600倍。现代尾浦造船将开发货物围护系统,KSOE将提供二氧化碳货物处理系统,为船上液态二氧化碳货货物的管理开发实用的解决方案。

    3、日本三菱造船

    今年8月底,日本造船公司三菱造船和法国能源巨头 TotalEnergies联合启动了一项针对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三菱造船正在积极推动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的商业化部署,该项目有望为在二氧化碳运输领域建立二氧化碳生态系统做出重大贡献,这也将是CCUS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三菱造船表示该公司已经获得船级社颁发的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货舱系统原则性认可(AiP)。

    4、日本商船三井与川崎汽船

    今年6月,日本航运公司商船三井(MOL)与川崎汽船(K Line)启动了大型二氧化碳运输船研究项目,这是由日本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开发组织(NEDO)领导的CCUS技术研发和示范计划的一部分。商船三井将负责完成大型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的基本设计工作,今年年初,商船三井通过投资挪威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管理公司Larvik Shipping拓展液化二氧化碳海上运输业务。川崎汽船将与Nippon Gas和Ochanomizu大学等合作伙伴将开发技术来实现二氧化碳长距离大规模运输并降低其成本。

    5、Dan-Unity CO2

    今年5月,丹麦船东Evergas与Ultragas联合成立了全球第一家专门从事海运二氧化碳的航运公司——Dan-Unity CO2,该公司将打造一批专用于二氧化碳运输的船舶,将被捕获来的二氧化碳运输到特定地点储存起来或者再利用。这些船舶的载货容量将在7500~50000立方米之间,她们还将具备DP2动态定位和船首卸货功能,具体视项目要求而定。

    6、日本新来岛造船

    今年4月,由日本新来岛造船主导开发的“二氧化碳运输船(圧入船ready)”概念设计获得船级社原则性认可(AiP),这是全球首个获得原则性认可的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设计。据悉,该船型不仅可运输二氧化碳,而且在二氧化碳货舱前配备了一个专门用于压入的系统空间,可满足将二氧化碳压入海床封存的需要。主推进系统采用双轴全回转推进方式,船尾设计为可以减少船体阻力的Buttock-Flow型,既满足在海上进行二氧化碳压入作业所需的位置稳定要求,又保证了适合远洋航行的推进性能。由于二氧化碳需要在高压、低温条件下保持液化状态,新来岛造船于是利用LPG储罐设计和制造技术,开发出了适用于从陆上工厂接收、运输高压低温二氧化碳并将其供应给压入设备的独立型圆筒“C型储罐”。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