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民航

    中国民航局:1-5月航空运输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6月12日,民航局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围绕5月份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实施情况等议题进行了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来自业内外近20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扎实做好航空运输工作 保障雷雨季安全顺畅运行

    1—5月航空运输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总体进度符合全年预期。据统计,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485.6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47亿人次、货邮运输量294.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1%、12.3%、6.6%。其中,运输总周转量完成全年计划值的40.2%。

    发布会同时发布了5月份民航安全运行情况,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巡视员乔以滨表示, 5月份民航行业实现运输飞行95.4万小时,同比增长9.9%;实现通用航空飞行9.0万小时,同比增长16.8%,民航安全生产继续保持平稳态势。生产运行情况方面,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副巡视员张清介绍, 5月份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为99.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012.8万人、货邮运输量62.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0%、11.4%、4.1%。航班运行方面, 5月份民航共保障各类飞行471181班,日均15220班,同比增长11.35%。全国航班正常率为77%,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截至5月底,民航全行业机队规模,其中,运输飞机为3370架,通用航空器为2392架。

    雷雨季节即将来临,为保障航班正常运行,民航局出台了相应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航班正常管理水平。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副主任孙韶华介绍,本月初,民航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雷雨保障工作的通知》,从强化联动、加强研判、优化机制、科学安排、及时协调等方面提出十项具体措施:机场将充分发挥运管委联席会商机制作用,尚未设立运管委的机场要制定专门针对大面积航班延误和突发事件处置保障方案;航空公司将科学合理编排航班,为运行安全和航班正常留出充足的裕度;空管单位将建立大面积航班延误时的空域释放协调机制;各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将加大督查力度,对不配合、不作为的运行单位进行通报和问责。此外,自6月11日起,民航运行协调视频会议于每日早8时增开一次,通报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便于运行单位合理制定保障方案,并根据天气发展趋势,及时启动视频会议,努力确保雷雨季节期间航班运行的安全顺畅。

    详解86名限乘民航失信人 严惩失信让诚信发光

    “粉丝追星导致飞机延误”、“打开机舱门只为透透气”……在乘坐飞机时,这些让人大跌眼镜的“任性行为”时有发生。不过从5月份开始,这些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扰乱公共交通秩序的旅客有了更强制的约束。

    根据《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 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民航局于6月1日在民航局官方网站和“信用中国”网站公布了首批86名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名单。这些失信人将被禁止乘坐民航航班,自名单公布之日起计算,为期一年。

    民航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郭仁刚表示,首批公布的86名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都是因为在机场或者民用航空器内违反了相关行政法律规范而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处罚的,主要有5种情形:因故意藏匿、携带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危险品、违禁品、管制物品的,共64人;因使用伪造和冒用他人身份证件、乘机凭证的,共15人;因在飞机上寻衅滋事、扰乱客舱秩序的,共2人;因堵塞、强占、冲击安检通道和殴打他人的,共2人;因在航空器内吸烟的,共3人。其中,处罚原因较多的为“因故意藏匿、携带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危险品、违禁品、管制物品而受到公安机关行政处罚的”和“因使用伪造和冒用他人身份证件、乘机凭证的”。

    近年来,民航行业持续加强行业信用文化建设,维护民用航空活动秩序,此前,中国航协已公布了8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名单”。郭仁刚强调,与此前中国航协公布的“民航不文明旅客名单”不同,“民航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旅客名单”是由行政机关(民航局)为主体发布的行政黑名单,后果是被记入的人员将在一年内被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具有行政强制力,所有民航单位都要执行该名单;而“民航不文明旅客名单”则是由中国航协发布,各航空公司可以自愿使用被列入民航旅客不文明记录。民航局提醒广大民航旅客,乘坐民航航班要遵守民航安全法规,共同维护民航安全,避免违法行为影响自己的出行,并对其他旅客的出行安全带来影响。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