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交通运输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属人流密集和流动性最大的场所之一,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在防止疫情蔓延和推动有序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交通运输系统一线工作人员也如“逆行”的天使,奋斗和坚守在值班岗位。这其中,还有一批奋战在线上的交通运输系统互联网服务企业,他们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无接触式服务,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默默奉献。
负责建设和运营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服务平台的中交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信”)就是交通运输系统互联网企业的代表之一。疫情发生以来,根据主管部门相关指示精神,中交信调集了企业全部骨干力量,全力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相关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协助组织全国省域道路水路客运联网售票服务平台免费退改签工作并开展部级平台道路水路客票免费退改签工作,积极开展道路客运旅客确诊病例同乘人员筛查,紧急研发防疫期道路水路旅客信息登记系统,协助湖北开发企业复工人员包车预约登记系统和城乡与公共交通乘客登记系统,全力配合首都民航机场巴士开展防疫工作等,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最早响应防疫工作要求
早在2020年1月20日,疫情防控工作还未全面铺开之时,中交信已经按照主管部门组织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商会的会议精神,提出了道路客运场站、汽车等密闭交通场所及交通工具疫情防范措施,是交通运输行业第一批响应国家防疫工作要求的企业代表。
为旅客免费退票,保障群众利益
1月2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要求购买出发和到达武汉的道路客运班线,1月31日前退票实行免退票手续费政策。1月23日,交通运输部门免收退票费政策扩至全国。1月28日,部再次发布关于特殊时段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客票免费退票的公告。
中交信在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服务平台-壹行天下第一时间发布公告,7*24小时解答旅客咨询,为旅客办理零手续费退票,安抚旅客情绪,充分保障群众利益。同时,部联网售票服务平台积极协调组织各省域道路水路客运联网售票平台开展免费退改签工作。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范围内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服务单位免除退票手续费超亿元。
积极开展道路客运确诊病例同乘人员数据筛查工作
为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中交信发挥技术特长,利用大数据积极配合开展道路客运确诊病例同乘人员数据筛查工作。按照相关部委要求,确定数据筛查地域和时间范围,拟定筛查结果格式,在各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平台的支持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共筛查、整理数亿条数据,筛查情况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有力地配合了交通运输防疫工作。
紧急研发防疫期道路水路客运登记系统
2月3日,接到任务,组织专题工作组,启动系统设计与研发工作;2月5日完成系统主体功能研发,测试版上线运行;2月10日全功能上线,启动系统推广应用;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全面应用到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广西、海南等逐步恢复客运省市。
防疫期道路水路旅客信息登记系统为道路(含包车)、水路客运行业提供包含乘客扫码填报、司乘扫码报班、到达站扫码核查、管理部门监测与归档的一体化人员出行监测与防疫信息采集服务。该系统采用微信小程序开发,用户可通过扫码快捷登录系统登记或核查信息,降低了由于旅客采用纸笔接触式信息填报带来的病毒感染风险,实现填报、核查全流程电子化,保证乘行信息后期可追可溯。
协助湖北开发复工人员出行包车预约系统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各企事业单位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作为疫情重灾区的湖北省,复工复产的防疫保障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中交信主动对接湖北省交通运输部门需求,联合湖北共同开发了复工人员出行包车预约系统。该系统已于近期正式上线,保障疫情过后复工人员返回工作所在地的交通运输,将为湖北省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根据需求还配合湖北开发推广城乡与公共交通乘客登记系统,支持公共交通乘车登记。
助力首都民航机场巴士疫情防控工作
中交信作为北京民航机场巴士智慧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单位,在疫情发生后,积极配合北京民航机场巴士公司在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开展防疫防控工作,及时发布相关疫情信息,按防疫要求及时修改系统后台和更新数据。
防疫初期,按照大兴机场的需求,仅用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在大兴机场巴士候车区相关防疫防控信息的投放。防疫期间,根据疫情防控节奏,配合完成了首都民航机场巴士产品前端和系统后台10余次的公告上线、发车时刻修改和班次更新等工作。
像中交信这样,在后台默默支持的交通运输系统互联网企业还有很多,我们有理由相信,祖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逐步清零的态势有每一个中国公民、每一个中国企业的坚持和努力。据了解,中交信也已被列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进入该名单管理的企业将享受多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位卑未敢忘忧国,祖国不会忘记。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