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小米金融:疫情防控不松劲,更应谨防诈骗团伙切莫上当

    疫情期间,有不少人收入受到影响,在手头周转不开之时打算网络借款。但有些不法分子,却盯准了有借款需求的人,打着贷款类APP的幌子,用仿冒的APP玩起了新花样。近日,四川一名男子就因制作虚假“小米金融”APP行骗被抓。

     

    真实案件回顾

    近日,四川巴中市民谯先生,听说现在网上贷款不需要提供担保和抵押,放款也快,十分方便,于是便决定试试。2月16日,谯先生在网上搜索一番,通过网页链接,下载了一款名为“小米金融”贷款APP。该款APP声称利息超低,最高可贷30万元。谯先生心动了,按照“客服”要求填写了一系列个人资料后,正准备贷款时,却被提示资金流水不足。

    为尽快拿到贷款,谯先生按对方要求,支付3900元用以刷资金流水。此后,对方却断了音讯,谯先生随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立即开展侦查,在网安大队的协助下,民警锁定犯罪嫌疑人潘某某(男,48岁,成都市人)。3月3日,潘某在成都被抓获,民警从其身上搜出多张银行卡。

     

    据潘某某交代,此前他曾自学过网络编程。2019年10月以来,他仿制小米金融、度小满金融等知名APP界面,并以1500元至250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不法分子。潘某某仿制的APP内部页面制作的十分精良,不管是刚进入的首页,还是贷款申请页面都有板有眼,看上去完全就是一个正规贷款APP的界面。潘某某将其防制的“小米金融”贷款APP出售给不法分子后,还负责对该贷款APP的日常维护!不法分子则利用潘某某制作的虚假“小米金融”贷款APP实施网络诈骗。

    警方提醒

    1、贷款时找正规平台,勿轻信小广告,不下载来历不明的APP。

    2、正规平台放款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如有类似“工本费”、“保证金”等要求的,一定要保持警惕。

    3、未核实平台真假前,不轻易透露个人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信息。哪怕没造成财产损失,也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风险。

    4、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如果不幸被骗,财产遭到了损失,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提交相关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避免更多的借款人上当受骗。

    小米金融发布防骗宣导

    为了能更好的给用户提供指引,小编发现,小米金融最近也在发布防诈骗内容宣导,帮助揭露各路骗术。

     

    通常,诈骗团伙会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广告等方式,将受骗者引导至不明平台中下载伪冒APP,也就是俗称的“李鬼”APP。受骗者一旦在伪冒APP中注册自己个人信息申请借款,就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同时这其中申请的额度往往无法支取,受骗者就会主动联系APP中的假客服,在假客服的引导下一步步进行转账或其他行为,产生经济损失。

     

    常见骗术汇总

    1、以索要“工本费”、“合同费”等形式的连环诈骗:当受骗者在伪冒APP中联系假客服,询问借款手续时,假客服常会告知受骗者需要交纳工本费,以转账、微信、支付宝等形式付款。

    2、警惕假客服套路之“违约金”:在第一种骗术的第一轮诈骗的情况下,受害者拒绝支付“工本费”,假客服会告知受骗者:借款合同中描述,拒绝支付“工本费”,产生“违约金”,如不按合同规定,将付法律责任并让受骗者签署违约合同。

    3、以支付“保证金”的方式进行诈骗:当受骗者因伪冒APP无法进行借款行为去联系假客服时,假客服就会告知受骗者的银行卡冻结需要交纳“保证金”。

    4、以“流水不足”为由进行诈骗:当受骗者联系假客服,假客服会告知受骗者的银行流水不足,要帮受骗者刷流水增加银行授信额度进行诈骗。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