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国务院发布《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行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顶层设计,在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建设多元化办学格局、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加强办学治理督导评价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打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组合拳”。
职业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举措就是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构建多元办学格局,解决企业参与度不高的痛点。企业作为用人主体,如何主动成为育人双主体“双元”中关键的“一元”?如何助力《方案》落地?教育型企业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青岛家和集团用其极具教育情怀的企业发展历程,给出了很好的答案,非常值得借鉴与思考。

图为与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共建旅游服务与管理(邮轮乘务方向)专业报名现场
企业领头人浓厚的教育情怀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成为教育型企业的关键,也是企业主动参与职教改革的源动力
2015年初,家和集团创始人康兴,军人出身的他,带着很多人的不解,以一种对教育的执着,毅然辞去大学就业处处长职务,创业成立公司,立志从帮助就业者角度,改善“就业难”这一民生问题。“用感恩的心态做教育,用教育的情怀做企业”是他一直秉持的原则,从最初的服务个人职业与人生规划,到服务院校“嵌入式”就业管理体系构建,一直初心不改。曾扎根职教一线两年的时间,帮助哈尔滨铁建工程高级技工学校构建全程化就业教育管理体系,学生就业率达100%,就业质量与就业满意度大幅提升,学校成功实现由“输血”变成自我“造血”,成为黑龙江省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帜。康兴说:“所谓教育情怀,就是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的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而做企业最大的意义就是要反哺社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打造教育型企业是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

康兴在哈尔滨铁建工程高级技工学校做“全程化就业教育管理体系构建”讲座
教育型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运营与把控力,是实现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的重要保障
教育型企业其本质仍然是企业,在商言商、追求利润是任何企业的基本使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挥其自身的运营与把控力优势,在产教融合中,将学校与企业紧紧粘合在一起,激发学校的育人优势,实现完全融合式发展。青岛家和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运营落地服务经验。2019年初,根据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以及国际邮轮旅游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集团控股成立青岛海事海乘人才服务有限公司,研究推出“PPP”合作办学模式,坚持融合育人初心,与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共建旅游服务与管理(邮轮乘务方向)专业,经过周密筹划,发挥企业市场资源整合与运营优势,首届单专业招生报名面试达1200多人,创中职招生史上奇迹,并迅速形成辐射效应,山东省民族中专、寿光职教中心等学校相继合作、融合育人。此举,颠覆了认为职业教育非优质优选教育的传统认知,极大提升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图为与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共建旅游服务与管理(邮轮乘务方向)专业报名现场
教育型企业与学校融合育人方式,必须坚持企业实体支撑,才能助力《方案》真正落地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融合育人是核心,实体支撑是关键,是优势互补,提能增效。双主体,就是坚持好各自主体根本不变,不能企业变的不像企业,学校变的不像学校,导致校企合作成了“四不像”。只有真正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共同培养出实用型高技能人才。青岛家和集团积极打造教育产业生态圈,依托集团旗下七大子公司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发挥行业优势,立体交互式支持,构建产教融合、德育教育、国防教育、国际教育、创客空间“五位一体”融合育人新模式,同时由融媒、科研、人才“三大中心”实施战略支撑,与学校融合培养品质优秀、爱党爱国、技艺精湛、具有创新精神与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康兴说:“教育型企业其实就是《方案》里反复强调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而不是只做教育,不做企业了。只要企业用心、学校支持,只要与专业对应的行业与岗位存在,任何专业都可以实现产教融合”。家和集团不断发挥教育型企业优势,从参与共建专业开始,进一步助力学校打造产教融合型专业群,创新实践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落地,立体式全方位助力《方案》落地。

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业。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职教改革之路,企业任重道远,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探索新模式,大胆的去实践,才能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
(来源:游金地全媒体采编中心 编辑:董鹏程 审核:何良庆)
(新媒体责编:syhz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