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捐赠防疫物资助推泉州一中初三复课

    “真是雪中送炭啊!”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校长徐明杰连声感谢道,“4月21日,我们学校的初三学生正式复课,正在多方调集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泉州市信访局、泉州市拘留所、泉州市助学帮扶协会等单位及时捐赠50套医用防护服、1200本防控新冠肺炎知识读本和1200个学生书签卡等物品给学校师生。医用防护服,外在“武装”师生的身体,保障师生的身体安全;防控知识读本,快捷提升师生自我防护科学能力,内在“温暖”了师生的心间。

    图:福建省泉州市信访局副局长沈俊旭(左6)、泉州市拘留所所长张光武(左4)、副所长林婉婷(左3)向泉州一中校长徐明杰(左5)、党委书记汤向明(右5)、副校长刘剑平(左2)等人交付捐赠防疫物资

    4月20日上午,在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大门口,暖风阵阵,泉州市信访局副局长沈俊旭,泉州市拘留所所长张光武、副所长林婉婷,泉州市助学帮扶协会创始人庄金泉等一行人,将这批防控物资交到泉州一中校长徐明杰的手中。校长徐明杰代表学校接受捐赠物资,他对捐赠单位的善举表示感谢,并将规范管理物资,确保捐赠的防疫物资用到实处。泉州一中党委书记汤向明、副校长刘剑平等人也在现场参加捐赠活动。

    据泉州一中校长徐明杰介绍,学校在接到泉州市教育局的复课通知后,第一时间召集全校老师召开会议,紧急部署各项初三复课工作。连日来,学校严阵以待,积极筹措防疫物资以备开学之用,并指派专门的健康卫生防护老师,对初三所有的教室、课桌椅、走廊、门窗、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和物品,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确保复课学生的身体健康,推动学校安全有序的开学复课。

    图:泉州一中东海校区学生在做课间操

    泉州第一中学是福建省首批九所重点中学之一、首批一级达标学校、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首批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校,第十一届、十二届福建省文明学校,并先后被教育部等部门授予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百所数字校园试点项目学校、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舞蹈教育传统学校、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福建省首届文明校园、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等荣誉。

    泉州第一中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明朝嘉靖八年“一峰书院”滥觞至今,已近五百年。1942年,一峰书院旧址改为“晋江县立初级中学”,开启辉煌新篇章。办学业绩卓著,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办学以来,该校已为国家培养了5万多社会精英与各行各业优秀人才。

    图:园林式的东海校区

    2015年秋季,泉州一中东海校区正式启用,标志着该校开启“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目前,两校区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达到国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教师群体实力雄厚。学府校区有61个教学班,3199名学生;东海校区有55个教学班,2843名学生;现有教职员工468人,教师中有正高级教师1名,特级教师4名,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3人,市教坛新秀45人,研究生119人。

    泉州第一中学以“敦品力学”为校训,在传承“梅筋石骨”人文底蕴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教育发展趋势,挖掘、提炼并最终确立了“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教师专业精湛, 教学质量优质,学科竞赛成绩突出,信息化水平独占鳌头(是全国百所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学校,是福建省唯一同时拥有省市两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基地和省级优质学科建设项目的学校),素质教育全面开花,学校合唱、器乐、舞蹈、足球、啦啦操、朗诵等方面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置。目前,泉州第一中学围绕创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学校、打造福建省首批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优质教育品牌,争创全国文明校园,实现一校两区跨越发展,朝着办“第一”的中学的奋斗目标,扬帆远征。(庄金泉 黄哲峰 柯金山)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