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初夏,本料艳阳将近,可天不遂愿
,北风料峭,冰天回卷。
疫近平稳,本以复工大吉,但熊猫星厨不体商户,扣押租金,让人心生寒意。
近期国家与地方出台了各项利好措施,帮助中小商户度过疫情难关,但好的政策有时却会被心怀叵测的企业利用,不仅没有成为中小商户的“救命药”,反而成了企业敛财的“摇钱树”。
维权不易,矛盾起于“两头吃”
近日,多位微博大V爆料,老虎基金投资明星项目熊猫星厨融资失利。有微博博主(@兔撕鸡大老爷)在网上爆料称,疫情期间,北京共享厨房头部企业熊猫星厨在场地方已免租的情况下,未向承租商户返还对应的租金。而这一爆料与此前蛋壳公寓“两头吃”租金风波极其相似。仅熊猫星厨资金链紧张的话题在微博上都突破了800万阅读。
博主@首席内幕官甚至表示:不仅商户出了问题,还有网友称熊猫星厨内部也不安定,据说大批员工已被辞退,且没有补偿。
扣押的资金,艰难的环境,让不少商户忍无可忍,于是“上门讨说法”成为许多商户被逼无奈的举措。
从网络流传的视频可见,已有大批商户手拉条幅,愤然声讨。条幅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无良熊猫星厨,还商户血汗钱”;“黑心熊猫,丧尽天良”等让商户欲哭无泪的字眼。
除了现场“抗议”,更多的商户选择在微信群中商量维权的方案,仅仅北京地区一个群现在就已有上百号商户集体维权。
线上线下,群里群外,每个熊猫的商户都在尽自己的全部所能申冤寻助,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会化媒体,微博更是不乏群情激愤的声音。
意料之中,招商多年问题不断
除了这次矛盾集中爆发的扣押租金事件,熊猫星厨自诞生起就存在种种问题被商户与消费者诟病。
早在2018年,知名商业媒体铅笔道就曾报道过熊猫星厨多个场地接连倒闭,营业执照被吊销,甚至消防不合格,套照经营等问题。
除了种种证照问题与安全隐患,熊猫星厨作为共享厨房从业者,其模式主要是将商圈大块场所分割成数个独立厨房,这就免不了要与商圈所在的物业保持好合作关系,为商家扫清物业障碍。
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熊猫星厨不仅未能替中小外卖商家解决好物业问题,甚至与物业矛盾进一步激化,变成了中小商家经营外卖的障碍。
根据杭州著名民生媒体钱江视频的报道,杭州的施先生承租了紫竹广场熊猫星厨的摊位,但是熊猫星厨并未能与物业达成一致共识,从而使得物业不允许外卖小哥进入楼内熊猫星厨取餐。
原本准备好餐食只需等待小哥上门带走的外卖店,现在做好饭后还要从五楼拿到一楼楼外。这不仅仅会造成外卖商家的工作量激增,效率低下,甚至还会带来了非常多的外卖丢失问题。
“从开业(复工)到现在,我们已经丢失差不多100份餐了。”施先生这样向钱江视频表示。
本来是抱着开店简单,经营方便的目的才加入熊猫星厨的商户。真正合作之后才发现,扣押的租金,混乱的管理,消防的隐患都和自己预期的大相径庭,经营维艰。
于是我们看到的商户拉横幅维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冲动,而是存在已久矛盾的喷发。
资金紧张,成本居高或难以为继
共享厨房作为地产与餐饮这两大重资产项目的结合,对资金链的要求非常高,目前绝大部分的共享厨房企业尚未实现盈利,于是经营和扩张的资本主要依靠融资输血。
据悉,新开一家共享厨房的成本就要500万左右,想要实现盈利主要是靠规模扩张之后的成本摊平,所以在前期过程中资本压力就会非常巨大,很多共享厨房企业难以为继就是折在了这一步。
根据新浪财经计算“如果以熊猫星厨100家门店,每家门店平均20家商户,每家商户押金5万元来计算,熊猫星厨账户上就积累了上亿元的商户押金。”
但是有了这样巨额的押金,我们非但没有看到一个良好的经营状态,反而根据各地的公开诉讼文件,看到熊猫星厨近两年,多次因为房屋租赁与服务费用等各种问题与所加盟的商户对薄公堂。再联想到这次疫情期间,熊猫星厨“两头吃”的嫌疑,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家公司的资金链情况。
而根据新浪财经报道微博博主(@兔撕鸡大老爷)的爆料,熊猫星厨疫情期间“疯狂找投资人谈收购”,意指公司资金压力巨大,高管团队希望尽快兑现走人。
熊猫星厨是否真的有此意向,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能知道,早在2018年八月,熊猫星厨完成b轮融资之时,就曾信誓旦旦定下目标,要在一年之内扩展到200家门店,但截至2020年的此刻,这一目标依旧没有达成。
老虎基金更是在2019年初为餐饮界的WeWork买单,撑起C轮融资。
但新浪财经表示在去年下半年,熊猫星厨就已基本撤出深圳市场。
除此之外,中国质量新闻网旗下黑牛投诉还了解到:有投诉称,有商户申请缓交房租被要求直接清场。
商家表示,熊猫星厨各种“小动作”不断,让我们心里没了底。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愿中小商户,碌碌却有为。
熊猫星厨也许真的是老虎基金手上的WeWork, C位出道,缺惨淡离场中。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