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现上升态势。作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受到了诸多关注。
今年年初起,小米金融陆续接到了用户关于假冒“小米金融”、“小米贷款”等App的电信网络诈骗类举报和投诉。
基于用户反馈,小米金融反欺诈团队随即组织调查,针对各类假冒App搜集线索,摸清上下游合作方式,还原诈骗流程,旨在维护米粉用户权益,减轻不良影响。
近日,小米金融联合四川省巴中市公安共同侦破一起假冒“小米金融”App案件,并成功抓捕制作该假冒App的犯罪嫌疑人潘某。
警方信息显示,犯罪嫌疑人潘某,四川成都人,早年因生意失败,家中待业自学网络技术,后逐渐接触网络诈骗分子,以贩卖假冒App及后台赚取高额报酬。
此案中,犯罪嫌疑人技术经验较丰富,并且具备较强的反侦察意识,给警方侦办带来了一定难度。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其终归难逃法律的制裁。
对此,小米金融反欺诈团队表示,诈骗黑产渗透网络的形势日趋严峻,日后我们将继续与公安机关深度合作,共同打击。
同时,也将与行业一道携手共治,加强多维度合作,发挥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优势,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贡献力量。
2019年12月,在公安部刑侦局新闻发布会现场,小米金融曾宣布加入ISWG(Internet Security Working Group,互联网企业安全工作组),并与多家成员单位公司共同发布反诈倡议。
会上,多方表示将加强协作,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服务反诈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从技术端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
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期间,为积极响应行业精神,发挥自身的正面传播效应,利用App和微信、微博等官方渠道,小米金融向米粉用户进行了宣传教育。
通过图文并茂的传播形式,从真实案例出发,围绕电信网络诈骗和假冒App类骗局,旨在帮助提高米粉用户的防骗意识,切实维护大家的金融权益。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