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亿万“米粉”的新宠,竟是这款自修复安全轮胎...

    导读

    小米两轮平衡车及智能电动车抢占市场明显,其防扎果冻胎更是轮胎界的“新宠”...

    4月30日,小米联合70迈推出全新智能电动车,引起广泛关注。近几年,小米品牌产品备受年轻人喜爱,小米两轮平衡车及电动车抢占市场明显,其防扎果冻胎更是轮胎界的“新宠”,加上智能语音交互和智能中控,让小米电动车“充满魅力”。

    而很多人不知道支撑小米新科技的背后,正是凝聚了很多轮胎人心血的i-Sealing技术。

    雷军看到了电动车的巨大市场潜力,一直觊觎这一领域的他,选择了先从代步车进入。而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等等车型,需要一款可以免维护、好打理、保障安全的轮胎。最终,他们找到无锡安睿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这款打破常规的轮胎新品类。

    成就九号电动滑板车惊艳上市

    去年9月,小米新品九号电动滑板车MAX首发上市。这款产品集合了多个高新科技,包括智能电池管理系统、能量回收系统、支持3秒快速折叠、标配了五位数滑板车密码锁等等。而真正的亮点,在于轮胎。

    全新升级的真空果冻防扎轮胎,赋予九号滑板车Max更好减震效果和复杂路况适应性,即使被钉子扎也不漏气,轮胎更耐用、行驶安全性更高。

    果冻胎黑科技—“i-Sealing技术”

    小米防扎果冻胎黑科技,听起来太深奥。通俗来说,i-Sealing技术就是在材料、设备和工艺上都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可在轮胎内壁实现3~5毫米的全天候超强保护涂层,耐高温达到170度,抗低温至零下40度。

    i-Sealing技术涂层能让直径在6mm以下的尖锐物品刺入轮胎时迅速被保护涂层紧密包裹而不会漏气;当尖锐物体被拔出时,穿孔被保护涂层瞬间填充和密封,有效解决了轮胎被刺扎后造成的泄气和慢漏现象。

    经试验证明,轮胎内壁i-Sealing技术保护涂层相当于轮胎的“防弹衣”,能够抵抗不大于10cm的轮胎胎面创口而不爆胎,真正具备耐扎防漏、安全防爆、降噪减震等功能。

    安睿驰防扎防爆轮胎演示图

    神奇轮胎在哪里

    之所以这款轮胎能让小米心动,能让广大米粉激动,能成就小米电动滑板车的巨大成功,i-Sealing技术功不可没。具体神奇在哪里?请听以下详解:

    1耐扎防漏

    i-Sealing技术涂层(高分子纳米记忆合成材料)的记忆自愈功能,能让直径在6mm以下的尖锐物体刺入轮胎时,迅速被i-Sealing技术涂层紧密包裹而不会漏气;当尖锐物体被拔出时,穿孔被i-Sealing技术涂层填充并密封,有效解决了轮胎被刺扎后造成的泄气和慢漏现象。

    2安全防爆

    i-Sealing技术涂层能够保护轮胎被直径小于6mm的尖锐物体刺扎后不漏气,能有效地克服缺气行驶的问题;即使是高速驶过尖锐物体,也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同时,即使轮胎受到爆胎威胁,i-Sealing技术涂层也能作为缓冲保护,使轮胎不在瞬间爆胎。

    3降噪减震

    车辆行驶过程中,i-Sealing技术涂层与轮胎内壁紧密相连,可吸收摩擦时发出的噪音,从而大幅降低轮胎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噪音。此外,因i-Sealing技术涂层高弹性特点,能大幅吸收外物对轮胎的冲击力,从而大大减轻车辆行驶中的震动感,高速行驶时更能有所体会。

    4节能环保

    自修补轮胎具有高效防漏特性,保证了四轮胎压的稳定,使得轮胎滚动阻力降低20-35%,油耗降低3.5-5.5%,从而实现了降低油耗、减少排放的节能环保功能。

    5延长轮胎寿命

    由于扎钉、刮裂碰撞等情况的时常发生,轮胎的实际使用寿命大打折扣。安睿驰轮胎内壁i-Sealing技术涂层的记忆自愈功能可有效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为保障小米轮胎的供货,安睿驰公司还特别开发了专用生产线、启用专门的测试实验室、配备了专门的技术团队等等;目前,安睿驰依旧在不断改进和研发新的产品,以迎接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全新的新能源新概念车辆需要。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