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同康稳坐台州白酒黄酒老大,其他酒业还有机会吗?

    说起黄酒,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绍兴酒,其实不然,浙江台州亦有着悠久的黄酒历史。宋代是浙江酒业繁荣时期,据《浙江历史与旅游文化》记载:“蒙泉酒,台州名酒。”据宋人陈耆卿《嘉定赤城志》载:“州有蒙泉,汲此泉水酿酒,因此为蒙泉酒。”据《嘉定赤城志》载:“州衙内旧以灵江水酿酒”,南宋嘉定(1208--1224)中,曾以灵江风月名郡酒。宋代后期,官府酿酒已逐步转为民间私酿,从州、县、集镇、村庄,以至边远山区的农民亦有私酿酒,家酿酒逐渐兴起。而到清代以后,台州酒坊遍地开花,风风火火。1000余米长的紫阳街是当时最繁华的商业街,仅酒坊就有10多家。

    image.png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使得黄酒以健康、低度的形象迎来了崛起的可能。2017年是黄酒上升的起始之年,中国黄酒 “二次全国化”的机遇催生了众多行业标杆性企业,浙江台州的同康酒业集团便是其一。

    在外界看来颇为低调沉默的黄酒行业,实际上也暗潮涌动,并购者有之,扩张体量者有之,而据2019年各大酒企财报显示,台州三十几家酒企的利润总额为 3.68亿元, 加起来总额才为同康的一半,不仅如此,2020年同康集团正式宣布将再投资10亿发展,坐稳做台州黄酒白酒老大地位。

    百年酒企 一枝独秀

    以去年财报为例,2019年同康集团共实现营业收入14.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28%;同康料酒净利润2.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8%;此外,2019年末,同康集团总资产达28.52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6.51%。从销售收入来看,排名老二金山陵酒业实现营收3亿元,悬殊巨大,不足以构成威胁。

    成立于1914年的同康酒业,早在民国26年即为同业公认28家大酱园之首。经过百余年发展,如今同康已成为以料酒、黄酒为产业核心、横跨白酒、果酒、食醋“五位一体”的产业集群,拥有完整高品质料酒、黄酒产业链布局的综合性酒业集团。目前,同康酒业集团现有6家全资子公司、13家控股成员企业、35家加工协作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拥有132家品牌专卖店,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image.png

     

    同康酒业拥有超大规模集中产业园,投资规模高达10亿元,用地规模1000余亩。产业园包含手工精酿车间、机械化酿造车间、麻坛酒库、瓶装车间、成品酒仓库以及技术检测中心等,同时还将吸引玻璃瓶、纸箱、瓶盖等配套企业,以及酿酒设备制造及研发企业、物流联运企业入驻,形成以酒类生产加工为枢纽、连接上下游产业配套的全产业链集群,在业内首屈一指。

    image.png

     

    产业升级 频频出招

    业内人士表示,哪家企业若能把握国内消费升级的机遇,顺势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或许将成为酒行业格局变动的关键。

    同康相关负责人表示,同康成为台州黄酒白酒行业第一,正是因为把握国内消费升级的机遇,同时还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

    据介绍,黄酒产能将突破5万吨,储存量8万吨,另有优质料酒年产能3万吨,白酒产能4万吨,并采用传统纯手工工艺酿制,是目前行业中手工酿制产量之首。在过去的几年,同康酒业坚持“品类差异化、品质高端化、品牌年轻化”三品战略,在改建扩建产能上累计已投资17亿元。目前在台州酿酒的发源地椒江基地,已拥有原酒酿造产能3万余吨,瓶装产能2000万箱的酒厂。

    image.png

     

    “2017年,同康开始跨领域融合,并完成了浙江地区布局,进入江浙地区近50%的地县级市场,实现了近10亿元的销售额。”同康酒业董事长周卫平介绍,近来同康还推出了年份料酒,中端白酒“台州白酒”等多款新品。未来主要的增量将来自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全国化布局,同康无论从历史积淀,还是品牌知名度、销量业绩以及市场基础等方面看,行业地位都十分稳固。

    据行业分析人士看来,在台州白酒黄酒这个市场领域,同康酒业在黄酒、白酒和料酒三个超10亿级的品类布局已经成型。三类产品口味、定位不同,面向的人群也不同,看似竞争,实质却是一种默契的竞合和市场细分,一起把酒市场做大了,将同康酒业托举至行业头把交椅之上,后来者很难再挤进头部的主流阵营。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