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官宣!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上海黄浦馆开馆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本报讯,记者王连成)6月7日,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上海黄浦馆举行开馆暨揭牌仪式。中科同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瑩瑩、贵州遵铁物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丰勋、中科同创顾问王佰川、上海市桂林商会秘书长马建新、上海黄浦善和公益发展中心主任栗富军、上海市广西商会执行秘书长覃思维等数十位嘉宾出席仪式。

    -1.jpg

    中科同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瑩瑩现场发表讲话,宣告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上海黄浦馆即日起开馆营业,担负起帮助中西部扶贫产品走进上海市民生活、促进区县经济长效发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任。

    -1.jpg

    仪式现场,作为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项目的发起人,中科同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瑩瑩首先对在场的嘉宾和各位爱心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她讲到:“2020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中科同创将全力以赴贯彻脱贫的基本方略,不余遗力的做好消费扶贫生活馆、无人馆、线上电商平台、直通车等项目,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1.jpg

    贵州遵铁物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丰勋作为特邀嘉宾发表致辞,他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参加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上海黄浦馆的开业仪式,同时也非常高兴能够与中科同创签署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协议,上海消费扶贫生活馆的落地是社会各界帮扶遵义脱贫的又一成果,得到了相关单位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对于提高贵州农产品的品牌化和数字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jpg

    上午11时左右,活动现场迎来高潮。中科同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瑩瑩和黔货出山农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兵上台为上海黄浦馆揭牌,宣告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在上海的正式落地!现场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1.jpg

    现场的工作人员激动地说到:“看到这样的盛况,我们更加坚定了消费扶贫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事情,在营造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浓厚氛围时,更要努力做到人人参与消费扶贫,人人支持消费扶贫,人人宣传消费扶贫。”

    -1.jpg

    揭牌仪式后,以上海市桂林商会秘书长马建新为代表的热心扶贫事业企业家们通过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的线上商城——布袋好物采购扶贫产品,现场总交易额2000余万,既解决了企业对优质、健康农副产品的采购需求,又切实有效地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

    -1.jpg

    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是国务院扶贫办指定的消费扶贫创新试点项目,以“公益+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在全国2800个区县落地实施并持续运营。该项目采用“线上电商+线下生活馆”的双流量经营模式,构建“线下场景化+体验化+产业生态链+高效供应链”的超级新零售体系。

    -1.jpg

    同时,项目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联动各区县150家优秀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拓宽上下游渠道,围绕“区域IP打造”持续提升贫困地区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打造扶贫产业生态闭环,从而为开展消费扶贫工作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1.jpg

    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将消费扶贫上升到区域发展层面,充分带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消费者、媒体等多方参与,共同推动消费扶贫行动良性循环,巩固扶贫成效,拉升区域经济,增强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

    -1.jpg

    据悉,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上海黄浦馆位于黄浦区九江路705号,馆内面积超900平米,集扶贫产品展示展销、体验式消费、新媒体直播等功能为一体,馆内无论从布局到模式,还是功能到体验都秉承着助推消费扶贫产业发展的理念。以更贴合人、货、场的智慧布局,形成符合城市中心区域消费扶贫主场景的“线上购物+生活馆体验”的全渠道场景。场馆陈设将消费体验与扶贫区域的特色相糅合,提升用户购物体验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如何更好展现扶贫地区的特色文化,推广扶贫理念。

    -1.jpg

    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上海黄浦馆依托区位优势和互联网技术,升级创新模式,拓宽展示、展销渠道,共建展、供、销三位一体的扶贫产品生态圈,拥有着极强的辐射带动能力。馆内集中展示来自贵州、云南、陕西、湖南、新疆等中西部省份的扶贫产品,既让上海市民可以在家门口就方便地吃上来自大山里的优质绿色食品,更有望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让物美价廉、原生态健康的扶贫产品从这里走向全世界,极大地助力扶贫产品的销量提升和品牌塑造,也为贫困地区开启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通道!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