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被医院误解、获患者站队,水滴筹城市经理用这种方式点亮重庆

    夜晚的重庆,比白天还要迷人。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霓虹灯流光溢彩的时候,才是一天生活的真正开始。

     

    夜幕下的重庆

    白天的暑气稍稍消退,被霓虹灯点亮的夜晚让人有点微醺。91年12月出生的龚点亮,正坐在汽车上。

     

    和奔向夜生活的其他年轻人不同,他刚刚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正打算回家,回到妻子和5个月大的孩子身边。

     

    手机响了,他快速接起。

     

    手机那端的声音难掩疲惫:“是水滴筹的龚顾问吗?”

     

    “是,您是哪位?”

     

    “我孩子得了白血病,现在已经花十几万了,我到处借钱但是借不到,您能帮帮我们吗?医生说,孩子要是不赶快治疗,就不行了……”

     

    手机那端突然泣不成声。

     

    “您别着急。”龚点亮赶紧安抚。

     

    ……

     

    不停接打电话是龚点亮工作的常态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汽车早已到站,龚点亮站在小区楼下,还在跟手机那端的人交待筹款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别太担心,明天我会去医院帮你梳理资料。”

     

    结束通话,跑步到家门口,龚点亮小心翼翼地敲了敲门。门被轻轻打开,妻子探出头来嘘了一声:“宝宝已经睡着了。”

     

    在重庆 :上 大学 ,恋爱, 结婚

     

    龚点亮是个人大病筹款平台水滴筹在重庆的一名筹款顾问。

     

    各大医院是龚点亮的“办公地点”

    虽然老家在江西上饶,但是对重庆,龚点亮再熟悉不过。

     

    2010年,他通过高考考上了西南大学,这所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环境优美。

     

    环境优美的校园,魔幻和迷幻的美丽山城,给龚点亮留下无数美好的体验,也激活了这个青年的灵感和创造力。

     

    龚点亮(左一)和大学同学们

    大学四年,他积极参加学生社会实践,篮球场上、各种校园活动里,都留下了他挥洒青春的影子。

     

    大三时,龚点亮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又参加了学生会。他用对重庆和母校的满腔热情,组织了一场精彩的迎新晚会,致敬青春,广获好评,一时间成为校园风云人物。

     

    2014年,龚点亮毕业了。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重庆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他选择南下浙江温州,用青年人的热情去亲身拥抱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感受温州人的思维方式,学习崭新的知识。

     

    龚点亮喜欢阅读管理方面的中外书籍

    龚点亮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神州租车在温州的一家门店任门店店长。他认真地对待这份管理工作,掌握了很多简化运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培训新人、管理员工的方法。

     

    2016年,龚点亮已经有了将近两年的管理经验,工作顺风顺水,升职在即。但是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重庆的新闻,看到那么熟悉的景色和人文环境,他才突然发现,自己对重庆依然充满眷念。

     

    经过一段时间慎重的思考,他决定回到重庆,从零开始。

     

    龚点亮一家人在一起

    他在大学认识的女朋友,家就在重庆,也许这就是他不想离开重庆太久的原因。异地的热恋,总也比不上朝夕的相处。2018年,龚点亮和女朋友结了婚,确认了这段感情,也确认了重庆这座城市。

     

     “活”在 重庆 加入水滴筹 帮大病患者筹款

     

    2016年回到重庆以后,龚点亮加入了教育培训行业,负责招生运营。在差不多三年的工作时间内,龚点亮逐渐发现,需要和人沟通的工作,要想做到极致,除了专业能力很重要以外,赢得用户信任也很重要。信任是一切的基石,只有获得信任,才能获得和用户沟通的机会。

     

    龚点亮奔波重庆远郊县的路上

    在这段工作经验里,龚点亮通过丰富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快速和陌生人建立信任的方法。

     

    这一份感悟和工作经验,对龚点亮后来加入水滴筹做筹款顾问,帮助极大。

     

    虽然那时候的他,还不了解水滴筹。

     

    2018年7月,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让全国上下开始关注到大病患者这个群体。

     

    三个月后,被电影震撼到的龚点亮,却亲身体验了大病给家庭带来的痛苦。2018年10月份,他的岳母不幸患上了肾上腺皮质癌。

     

    病情来势汹汹,妻子十分伤心,把他当做最大的依靠。

     

    龚点亮在医院里见到很多生病后没钱治疗的人

    伤心之余,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岳母的看病费用。夫妻两人都是刚毕业不久,积蓄不多。在借遍了亲朋友好友以后,终于凑够了岳母在北京住院治疗的费用。

     

    岳母因为病情加重出院回家后,龚点亮还主动承担起照顾岳母的重任。

     

    2020年元旦,虽然有龚点亮夫妻和岳父的精心照顾,但是病魔还是无情地带走了他的岳母,留给两个小夫妻十几万的外债。

     

    在照顾岳母的时间内,龚点亮人生第一次开始思考起医疗保障的问题。

     

    在医院里,他见了很多生病后没钱治疗的人,见识到重庆这个美丽山城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

     

    哭泣、哀嚎、痛苦、焦灼、绝望、放弃、麻木、冷漠……各种负面的情绪,充斥在大病患者和他们家人的生活里。

     

    面对大病,难道只能“束手就擒”,毫无办法吗?

     

    “活”在重庆,不该那么难!

     

    在医院帮助患者筹款

    一次偶然的机会,龚点亮了解到,水滴筹正在招聘筹款顾问,以帮助那些没有能力自行发起筹款的人。他突然茅塞顿开:如果去做筹款顾问,帮患病的人筹钱,不就能减少大病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了吗?

     

    2019年9月,通过面试,龚点亮激动地入职水滴筹,正式成为了一名筹款顾问。

     

    他,要用这份工作,让更多的大病患者可以“活”在重庆。

     

    点亮 重庆 用真诚消除误解 建立信任

     

    然而,做筹款顾问去帮助大病患者,并不像龚点亮想得那么简单。

     

    重庆是一个山城,出行难免“跋山涉水”。做筹款顾问以来,他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少则3个小时,多则6~8个小时。

     

    在乘车间隙打会儿盹

    刚开始,一整天忙下来,龚点亮累得回到家只想躺着,篮球的爱好也彻底放弃。后来,他学会用碎片化的时间休息甚至打盹,才慢慢地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

     

    更大的困难,在于消除误解。

     

    筹款顾问是一个完全崭新的行业,2017年由水滴筹开创并迅速被同行业效仿跟进,在大众的认知程度相对偏低,难免存在误解。

     

    误解来自各种人群——大病患者和家属,医护群体,医院看门的保安和打扫卫生的保洁。

     

    刚开始,龚点亮经历被护士驱赶、被保安警告不要再出现,甚至在帮助患者的时候,旁边其他患者会直呼他为骗子,他的心里非常难受。

     

    但很快他就想通了,大病患者每天面临的都是生和死的问题,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想通之后,他心中只剩下包容、理解和同情。

     

    看到患者家属伤心落泪,龚点亮连忙安慰

    既然误解来自于不了解,那就用真诚去破冰,消除误解,建立信任。

     

    以前工作中积攒的“建立信任”的经验,和后期不间断对沟通方式的学习,很快起了作用,认可龚点亮的人越来越多。

     

    有一个肺癌患者在龚点亮的帮助下,筹到了1万多元。钱虽然不多,但是患者非常感恩,甚至把龚点亮当做恩人,要给他下跪。龚点亮赶紧抱住患者,看着这个和自己父亲差不多年纪的男人眼睛里闪着泪光,他的眼睛也湿润了,心中对筹款顾问这份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感知。

     

    龚点亮趁吃饭间隙拿出笔记本工作

    还有一个患者,在治疗间隙会跑到各种科室主动帮龚点亮宣传:“水滴筹的小伙子非常靠谱,如果你们有筹款需要可以去找他。”有一次,龚点亮和人沟通时再次被质疑,身后突然响起一个声音帮他解释。龚点亮这才发现,原来那个患者一直跟在他身后,时刻准备为他站出来。

     

    去出租屋回访筹过款的病人家属,询问病人后期治疗情况

    还有一次,龚点亮被护士叫住问:“你是水滴筹的吗?你有工作证吗?”拿出工作证以后,护士微笑着对他说:“挺好的,以后只要不要打扰医院的正常秩序,其他没有问题。”

     

    误解渐渐消除,如今在医院里,医生护士不忙的时候,见到龚点亮也会和他聊上几句。与此同时,重庆的筹款顾问团队也加入了更多的优质青年。

     

    龚点亮期望能够帮到更多大病患者

    2020年3月底,因表现突出,龚点亮被水滴筹晋升为城市经理。他将协助新加入水滴筹的优秀青年,用爱心、用责任、用专业,去“点亮”重庆这个美丽山城的另一面。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