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诗集《紫砂吟》出版发行

    奚必芳先生的诗集《紫砂吟》,近期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堂为诗集撰写了序言。

    “诗有别才”“功夫在诗外”,都道出了诗词创作的不易和艰辛。奚必芳先生长期在公安、交通战线,公务非常繁忙,但对文学酷爱至深,笔耕不辍,述著有几十万字之多。2005年退休后退而不休,又拜著名书法家、诗人楹联学家张杰(章节)为师,“酷爱联园常漫步,沉迷学海广求知”,短短几年时间,创作楹联300余副,已彰显出在诗词创作上的笔力、功力,令人惊叹。

    奚必芳先生的这本诗集,洋洋洒洒300多首,内容涵盖宜兴山水人文、陶瓷文化、紫玉金沙、能工巧匠……不一而足。这些美丽的诗篇或歌或咏,在赞美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同时,咏叹了紫砂壶韵的天生丽质、雍容华贵,给人以美的享受、跟多的诗作,是给众多陶艺大师、老师量身定置的,作者用凝练的语言,寥寥数句,心灵手巧、充满个性的陶瓷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读来铿锵,令人叫绝。

    奚必芳先生生于1995年,汉族,江苏扬中人。历任中学语文老师,省公安厅《江苏公安》,杂志社编辑、记者,《江苏交通安全报》主编,省公安厅处长,交通管理局副处长、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出版理论专著一部,发表论文三十多万字,主编、参与编辑多部书籍。已创作楹联、诗一千余副(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会员。

    宜兴紫砂因其古朴典雅的造型艺术,精美绝伦的书画装饰,丰富多彩的人文元素,历来为文人墨客所追捧。可以说宜兴紫砂一经问世, 就进入了一个诗词的“胃里”并被消化,尤其是紫砂融入茶文化后,它已经进入了诗化这一传统。 真所谓:茶是游子壶是家,个中乾坤妙无涯,千年把玩众人赏,最负盛名推紫砂。

    奚必芳先生不是宜兴人,更不是紫砂艺人,但他热爱生活,热爱宜兴,热爱宜兴紫砂。并凭借其昂扬的热情,创造除了诸多的精品诗词。

    他的诗切茶切水,仿若一杯清茗,可沁心脾:

    阳羡深山采嫩芽,陶都国粹蕴奇葩。

    清香醉客何须酒,紫玉藏春哪用花。

    ——《宜兴礼赞四首之一》

    碧水新芽可静心,天生绝配两知音。

    若无紫玉清茶沏,哪有真香醉古今。

    ——《紫砂吟四首之一》

    他以诗的方式,悟得紫砂个中之味,但评紫砂大师、高手,每每字字珠玑:

    生于丁蜀伴松筠,陵谷幽栖酿雅醇。

    紫玉金砂千载宝,灵心妙手一壶春。

    ——《宜兴礼赞四首之三》

    手塑心裁品贵崇,银泉翠竹引清风。

    茶烟玉露香千里,壶润荆溪世代红。

    ——《宜兴礼赞四首之四》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抒发人的思想感情,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奚必芳先生的《紫砂吟》,是作者对紫砂强烈热爱的具体体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三百余首对紫砂壶作品、制壶大师的赞美,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没有华丽辞藻,晦涩用词,具有古典传统和时代精神,有感情,有生活,有文彩,有韵味。

    请看《读〈吴鸣百壶图〉四首之二》:

    风云手握一仙翁,笔下群山气势雄。

    举目遥看霞散处,迁星揽月入壶中。

    此诗起句不凡,大气磅礴,不正面写,先用风云手握拟人渲染,顺意写群山的气势雄伟,第三句转向自然,在那彩霞散去的地方,不着痕迹引出贴切的尾句。整首诗用风云、群山、彩霞、星月造势,壶藏日月,笔写春秋之感。

    雨后荷塘格外清,勤观细察缓逡行。

    眼前一幅儿时景,伏叶青蛙自在鸣。

    ——《荷蛙壶》

    这首诗展现的就是一幅画, 它不仅仅给读者一个美的画面,还会给读者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雨后荷塘清新的空气,带着湿润的淡淡荷香,就像小时候,在荷塘边听着蛙鸣,看着蛙跳。生活情趣扑面而来。

    花径茶亭净地天,老翁啜饮读诗篇。

    拥香抱玉寻常景,自在心中种福田。

    ——《心语》

    这是诗人自己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用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既有陶五柳桃花源记中追求的优美环境、淳朴人情和平安定的理想生活,又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超凡脱俗,更有“自在心中种福田”的精神境界,人生意义。

    奚必芳先生的诗作,饱含激情,气韵生动,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生动反映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贴近生活,很接地气,充满了正能量。“水荡澄波轻拍案,诗吟紫玉妙随心”。这是非常难得的以歌咏紫砂、弘扬陶瓷文化为主题的诗集,值得吟诵拜读。

    《紫砂吟》一书从初稿到出版,奚必芳先生一步步勤奋、 努力的创作,他通过自己的执着和坚持把诗词与紫砂相结合,开辟了一条“独特个性”的成功之路。“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经过这次创作的厚积薄发,奚必芳先生在诗词创作的这方天地中,一定可以大有所成。著名楹联家杨洁女士用一副联语以贺《紫砂吟》出版:

    一支妙笔,三生素愿留青简;

    三百俪珠,一片赤心付紫砂。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