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疫情之下,华龙航空为何“一枝独秀”

    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势头下,全球航空出行的需求已大幅下降,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日前的测算,航空客运量至少在2023年以前都无法恢复至疫情之前的水平。

    尽管如此,中国的公务机市场却在这场灾难中“一枝独秀”,华龙航空北京基地的运行数据显示,尽管受到两会期间飞行限制等因素的影响,3-5月华龙航空机队的每架飞机平均飞行架次 超过疫情前的2 019 年同期水平 。成立于2011年的华龙航空,如今拥有整个亚太地区最大的公务机机队

    国内公务机市场为何能在这场疫情中成功 “免疫”?

    (国内公务机市场何以 “免疫” )

    事实上,在全球疫情爆发初期,公务机就在医疗救援 运输防疫物资 海外华人回国 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也让拥有着民航班机无法比拟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的公务机闯入了民众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不仅感受到公务机出行的便利性和必要性,也愿意来尝试这种出行方式。

    公务机飞行主要涵盖旅行包机和商务飞行等,以飞机托管为主的华龙航空等公务机公司,托管客户主要是企业主,他们的出行目的主要是商务活动。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个企业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工作,因此,国内公务机出行需求强劲反弹。

    公务机通常拥有独立的候机楼及登机通道,最大程度地减少和其他旅客的接触机会,乘客也可以更精准的掌握机组成员的情况。此外,公务机在客舱空气循环系统上也更优于民航班机,飞机上拥有更先进的医疗设备等。

    为了进一步保障公务飞行的安全,华龙航空还与全球领先的航空医疗与旅行风险管理服务机构MedAire达成合作,由专业医疗团队为旗下公务机提供配套的医疗保障服务。此外,早在一月中旬,华龙就针对疫情做出了系列的预警方案并发布了安全通告。

    同时,参考民航局发布的《运输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和各公务机厂商发布的疫情防控技术服务通告等,华龙航空也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防护措施,比如每个航班进行防疫风险评估,根据不同风险级别适用不同防护措施;对飞机进行整机消毒;选用指定可靠的餐食服务商;乘务员实行全程无接触服务等等,保障飞行中的安全无忧。

    (成功运营 公务 靠什么 )

    而放眼全球公务机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据JSSI日前发布的4月全球数据,全球公务机飞行指数同比均有大幅下降,欧美地区公务机飞行指数甚至同比下降超过7成,然而亚太地区公务机飞行指数仅下降4成,降低幅度远小于其他地区 。华龙航空认为,随着中国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以企业家使用为主的中国公务机出行需求的持续增长,一定程度上拉高了亚太地区的公务机飞行指数。

    4月全球公务机指数报告(来源:JSSI)

    受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影响,航空业内的大多数公司都已经暂停了招聘新员工,旅客需求下滑带来的飞机停飞,使得在职一线员工也普遍面临降薪甚至无薪休假的尴尬。华龙航空则仍在大规模招聘新员工,公司内部从春节到现在也没有裁员,没有降薪,还在为签约新客户,引进新飞机而忙碌。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国严控边境等不利因素下,4月,华龙航空还受国内客户委托,成功引进了一架全新的湾流G650公务机,成为疫情期间国内引进的首架公务机,为其客户复工后的商务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而在很多人看来,疫情之下按时为客户引进飞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华龙航空助力嘉晨集团G650公务机成功首航

    目前,华龙航空管理着40多架公务机,其中大型机占比超过了70%,也拥有湾流的全线机型。在北京和香港实行双基地运营的华龙航空,于2019年12月成立了新加坡分公司,正式进军全球市场。

    作为公务机运营商,华龙航空不仅拥有航空运营人运行合格证(AOC)和自己的地面服务公司,还拥有出入境旅行社资质,并在业内首创了“天地一体化”的服务理念和运营模式,可以为客户提供从飞机采购咨询、融资方案、引进托管、运行维修,到地面保障、旅行服务等链条式的高端出行解决方案。

    同时,华龙还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和天气监控系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获得国际公务机最高级别认证IS-BAO Stage 3的公务机公司,将安全运营水平提升到世界最高标准。

    近日最新出炉的《2019亚太地区公务机机队报告》显示,华龙航空以45架飞机的机队规模,跃居亚太地区首位,并以超高增长率蝉联亚太地区机队增幅最快的公务机运营商,打破了中国公务机行业近30年的市场格局。

    来源:亚翔航空

    “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始终坚持着安全与服务,不断修炼内功,提高运行能力,最终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华龙航空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会把追求机队规模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希望以服务质量和安全运营取胜,成为最值得客户信赖的公务机管理公司。”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