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艾媒咨询发布了聚焦共享电单车行业安全管理建设,通过对用户的安全体验以及平台安全建设进程展开分析,并探索中国共享电单车行业安全建设路径的《2020中国共享电单车安全管理专题研究报告》。报告预计,5年后共享电单车收入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和人口的聚集,城市公共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在共享单车市场培育下,针对3—10公里中短途两轮出行需求提升。
得益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技术应用,共享电单车应运而生。共享电单车,即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又称共享助力车、共享电动自行车。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电单车数量已超过100万辆。未来五年,随着各大平台稳步推进共享电单车投放布局,用户共享电单车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激发,尤其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共享电单车投放车辆可达到800万辆,收入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共享电单车运营商主要从硬件技术、电池安全、场站建设运营以及用户安全建设四个核心要点逐步完善行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报告称,在安全管理综合实力方面,哈啰、青桔、美团为电单车平台管理综合实力前三位,并和后几位的电单品牌得分拉开较大差距。
网信盾互联网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梁长玉认为,共享电单车并未得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明确支持,行业标准也处于缺失状态。随着新国标的落地执行,共享电单车应该以新国标为重要参照,从车辆性能、电池管理、骑行者安全管理等层面展开安全建设。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