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世纪高通2020Q2交通出行报告发布 城市交通基本恢复常态

    近日,四维图新旗下专业大数据公司世纪高通正式发布《2020 Q2交通出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全国主要城市工作日高峰延时指数稳步上升,城市交通基本恢复常态。其中,深圳、重庆、广州位列全国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延时指数排名前三。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世纪高通大数据分析平台、四维交通指数平台及中国城市路网密度监测平台。该报告基于世纪高通实时路况所覆盖的340+城市,利用3000万车辆实时回传数据以及3000万手机地图APP日活用户回传数据,并参照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从中抽取100个城市进行分析。

    复工复产有序推进,2020年第二季度全国一线及新一线工作日高峰延时指数同比稳步提升

    报告显示, 2020年第二季度全国一线及新一线工作日高峰延时指数同比稳步提升。其中,在全国一线及新一线的19个城市中,有14个城市工作日高峰延时指数同比上升; 重庆、深圳、长沙同比增幅位列前三,武汉同比增幅3.772%。表明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公众出行度持续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平在逐步回升,城市交通已逐步恢复常态,疫情影响力逐渐降低。

    图示:2020年Q2一线及新一线19个城市工作日高峰延时指数同比变化情况

    上海地区2020清明、五一、端午等节假日交通状况逐步趋于2019年同期疫情影响力持续减弱

    该报告除工作日高峰时段的分析之外,还就2020年清明、五一、端午等节假日期间,上海地区的主干道和高速延时指数趋势变化进行同期对比分析。

    数据显示, 2020年清明节假期期间,上海地区主干道和高速延时指数变化趋势整体较为平稳,交通压力同比2019年有较大缓解,受疫情影响较大。

    图示:上海-2020年清明节假期主干道和高速延时指数同比变化趋势

    2020年五一假期期间,除第一天出城高峰期以外,整体交通情况较为稳定,延时指数较为平稳。与清明节相比,疫情因素对五一假期上海地区交通出行的影响明显降低,疫情防控效果呈现。

    图示:上海-2020年五一劳动节假期主干道和高速延时指数同比变化趋势

    2020年端午节假期期间,除假期第一天交通压力较大,延时指数呈较高态势,同2019年相比有小幅度下降,其他时间整体交通情况较为稳定,与2019年整体假期交通状况相一致,疫情影响力持续减弱,疫情防控效果显著。

    图示:上海-2020年端午节假期主干道和高速延时指数同比变化趋势

    城市交通五维特征画像多维度分析城市交通运行状况深圳交通拥堵状况最为严重

    世纪高通城市交通五维特征画像是为响应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所推出,主要包括时空拥堵指数、延时指数、区域间拥堵不均衡系数、常发拥堵占比、严重拥堵路段里程占比等指标,分别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时空维度出发,综合分析城市交通运行状况。

    图示:城市交通五维特征画像

    报告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中,深圳的交通拥堵状况最为严重,时空拥堵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上海的整体交通状况位于一线城市中游位置,整体指标最为接近一线城市均值;广州整体的交通状况趋于一线城市均值,不同道路拥堵情况的差异略大;北京整体交通状况则优于其他一线城市,严重拥堵路段里程占比及常发拥堵路段占比在一线城市中最小。

    图示:城市交通五维特征画像-一线城市

    此次报告还对全国主要延时指数排名、限号措施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详细报告全文可参见世纪高通《2020 Q2交通出行报告》。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