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世纪明德董事长陈自富获“2019中国文旅十大新锐人物”奖

    2020年7月30日,第四届中国文旅产业年会暨2019中国文旅风尚榜颁奖盛典于山东省威海隆重举行,会上,2019中国文旅风尚榜获奖名单隆重揭晓,世纪明德董事长、总裁陈自富荣获“2019中国文旅十大新锐人物”奖项。

    因公务在身,世纪明德董事长、总裁陈自富未能出席,奖项由世纪明德集团副总裁兼山东公司总经理唐翠女士代领,她代表陈自富发言表示:“感谢新旅界对世纪明德的关注,报道了疫情期间世纪明德的公益动作,同时也希望整个文旅行业,能够更加关注研学旅行这个高度复合的新型文旅产业,打造基于营地的多元化旅游生态,让研学旅行成为能够有更大的赛道,做大整个行业的蛋糕。”

    “中国文旅产业年会”由新旅界和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由中国旅游协会指导,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威海市人民政府支持,是中国领先的文旅商业咨询机构新旅界于2016年发起的品牌峰会,经过四年沉淀发展 ,“中国文旅产业年会”已成为中国文旅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专题报告、闭门研讨、会员座谈、颁奖盛典等多种形式为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年度盛典。

    第四届中国文旅产业年会以“穿越周期·转型升级”为主题,解读当前复杂局势下文旅市场的前沿动态,聚焦文旅产业的模式变革和升级路径。来自文旅集团、上市公司、投资机构、各级管理部门及新闻媒体的众多行业精英,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自今年4月奖项评选启动以来,引起业界广泛的关注,共160余家企业、200余个项目、60位企业家参与奖项角逐,20万网友踊跃投票,并由多位专家学者、知名投资人组成的专家评委进行提名、打分和全程监督,最终共20位企业家、73家文旅企业和优质项目、3座旅游城市斩获大奖。

    此次荣获“2019中国文旅十大新锐人物”奖项,不仅是对陈自富的肯定,更是对世纪明德成立十余年来奋斗的肯定和嘉许。在2020年初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他曾多次发表内部信,要求世纪明德作为研学先行者应义不容辞、第一时间全面升级安全保障措施,奔赴前线保护孩子;同时,第一时间实施退改政策、为客户承担损失。除此之外,他还提出明德人应披肝沥胆、剑胆琴心,在保护好他人及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共克时艰。

    作为一家拥有专业化管理团队的泛素质教育集团,世纪明德成立于2006年,以“做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引领者”为使命,以规范化、专业化的活动组织流程及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全球全产品联动、全程全方位的研学旅行以及夏冬令营服务标准与安全体系,在全国形成了稳定的品牌影响力。

    世纪明德致力于实现学以成人的教育,培养知识完善、人格完美的人,且明德教育研究院一直与中国社科院、首师大、清北复交的教育专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理解教育本质的同时,研发出自成体系、教育度高的研学课程;并通过与研学课程相结合的研学营地规划与打造,促进区域教育与文旅事业发展。

    截至2019年,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暨中国教育明德论坛共举办十八届主论坛,百余届地方分论坛和四届博鳌素质教育论坛,共有超过1万名地方教育局长和中小学校长参会。每一年,明德论坛都通过分论坛、展区、主题分享、颁奖盛典等形式,为学校和企业搭建起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学校了解企业,让企业赋能教育,优化教育生态。同时,通过师资培训业务,世纪明德与全国教育工作者长期展开深入沟通和交流。此外,世纪明德作为中国旅行社协会研学旅行分会的副会长单位,一直积极推进行业标准的起草和落实,为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和研学旅行行业造成巨大冲击的形势下,2020年初,世纪明德无条件为客户退改订单、尽力为疫区提供帮助、推出“春雷计划”积极为客户继续提供教育服务;在主营业务全面停摆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火炬计划”,以极大的勇气积极探索不违背使命的新业务,谋求生存。

    世纪明德一直坚持以深度服务客户为中心,丰富产品形态,积极部署教研团队和师资力量,为世纪明德素质教育生态圈客户提供针对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级,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培训、高考备考等方向在内的深度拓展服务,为研学旅行产业赋能,助推业务生态革新。

    当前,整个研学旅行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众多企业纷纷转型,研学旅行人才流动起来,研学旅行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预计行业全面复苏还需1至2年时间。

    世纪明德将持续专注产品开发、课程研发、专业人才培养,在夯实研学旅行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加强开放并更新教育平台服务能力,持续不断为行业输出落地解决方案,研发更多优质产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促进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