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杜春宇解读“上海之窗 智慧科学城”

    7月30日,“智擎未来”长三角一体化浙沪融合示范区价值论坛,于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荣耀揭幕,各界大咖、业内精英、媒体嘉宾及数百位受邀嘉宾亲临现场。浙江广电网络平台同时进行直播,三小时超百万人在线观看,见证一场长三角时代的璀璨盛会,洞悉浙沪融合示范区的价值潜能。

      本次价值论坛,以主题演讲和座谈的形式,深度探讨了长三角一体化浙沪融合示范区的发展方向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未来趋势。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杜春宇,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叶建亮,嘉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郁伟华,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事处主任卜国强,金茂上海区域副总经理费英卓,金茂上海副总经理、环沪事业部总经理姜伟,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世峰,阿里云物联网智能地产事业部总经理邢超,环沪事业部副总经理、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项目总经理申惕等嘉宾出席此次论坛,共同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声。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世峰

     

    嘉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郁伟华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杜春宇

    “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使之成为我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区域35.8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美好期盼。

    浙沪融合示范区高质量协同创新发展,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论坛是一次对长三角未来的深度探讨,从浙沪融合示范区、创新产业体系、数字新基建、智慧未来社区等角度,探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动向。

    在论坛中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杜春宇作为嘉宾围绕世界大都市圈发展演变的规律展开对中国都市发展的探讨,她表示纽约都市圈是世界上产业分工布局最完善、最有序的都市圈;北美五大湖都市圈则注重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建;伦敦都市圈是创意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园地;巴黎都市圈依靠规划疏解城市人口压力,合理使用土地,提高了城市的生活质量;日本东海岸东京都市圈强调交通港口的一体化,每个都市圈都肩负着适合本土经济发展的独特功能。杜春宇副院长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五大都市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由此引出了上海都市圈在都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位置。

     

    在上海都市圈新的规划中,杜春宇副院长从八个方面介绍了规划内容:一是确立了上海至2040年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二是探索超大城市“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创新发展模式;三是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新格局;四是打造更具活力的繁荣创新之城;五是营造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六是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七是建立“目标(指标)-策略-机制”的成果体系;八是促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结合上海城市新规划的提出,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项目的出现极具现实意义。

    它主要围绕基建改善、公共配套、产业创新、城市提升四大板块,目的是打造一座集城市配套、智慧产业、生态宜居于一体的智慧新城标杆。现在,项目已经引入学校、酒店、文化艺术中心、商业中心等场所,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将成为“产、城、人”在区域内融合、流动的枢纽,并全力打造长三角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要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城融合。杜春宇副院长说“我们应当做到柏叶新城那样,充分利用与科研院所合作优势,形成以高科技为基础,跨领域、跨行业,形成集研究、生产和服务等多种形态为一体的创新产业布局。在新城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人的作用,提升对于人口的吸引和吸附能力,促进新城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产城融合,在整体布局、产业分布和配套设施规划上应更为合理。”

    “在卫星新城的建设中,人口的吸引始终是最重要的,因此新城应在规划之初就重视对人和人才的吸引。对人口的导向,首先可以运用立法手段,大力制订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引导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其次通过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吸引人口聚集,如提供教育、医疗、住房政策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在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同时,可以与交大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平台合作,为上海之窗提供更多吸引人才的服务资源。”杜春宇尤其强调“人口导向,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最后,杜春宇总结道,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在实现其大的宏观定位的同时,始终应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如使用上海交通大学的BIM技术,让信息和数据融入到新城的建设过程中,打造集未来邻里、服务、健康、交通、教育、低碳出行等为一体的社区生态圈,真正实现“以产兴城、以城聚人”。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杜春宇为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授予“长三角一体化浙沪融合示范区示范项目”的奖牌。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