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权威发布 | 2019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分析报告

    2020年8月7日,在第十二届全球食品冷链峰会中国冷链百强发展论坛上,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做了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分析报告解读。现对报告内容进行整理发布。

    01 百强概况:多元发展,专精深化

    在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有71家,国营企业有13家,外资企业有1家,合资企业有9家,港澳台资企业有2家,其他企业有4家。民营企业仍是冷链物流百强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了整体环境的市场竞争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开放性。

    新晋与跌出的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分布于各个名次阶段,但主要集中于1-10名和61-100名,百强波动较大的原因主要有:(1)冷链行业竞争激烈,仍处在小组赛阶段,企业更多的是博弈与竞争,未形成高效协同整合的新局面;(2)部分企业客户稳定性较弱、黏性较低,业务单一、赋能性差的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3)随着进出口食品贸易发展提速,跨境冷链物流需求快速增长,部分企业跨境冷链业务发展迅猛;(4)随着客户对冷链物流服务要求的越来越高,部分企业开始通过科技赋能,升级优化冷链相关系统,提升企业信息化互联水平,逐步建立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5)部分企业未能按时提交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

    02经营绩效:稳速增长,头部集中

    近5年来冷链业务发展迅速,百强营收规模不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达29.96%。2019年百强企业冷链业务营业收入合计达549.76亿元,同比增长38.05%;占2019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的16.21%,百强市场占有率相较于2016年的9.22%、2017的10.19%、2018年的13.79%逐年增长,冷链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2019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入围门槛营收为8961万元,较上年提高2210万元,涨幅达到32.74%。除2016年受经济形势影响入围门槛营收有所回落外,其余年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入围门槛保持逐年上升,表明冷链物流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整体冷链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营收水平逐年提升。

    03分布情况:华东领跑,齐头并进

    按区域入围企业数量排序:华东>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区域入围企业数量最多,是冷链物流最为集中的区域。

    按区域百强企业营收排序: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入围企业总营收最高,占百强总营收的比例为51.3%,2018年这一数据为44.2%,华东区域性优势进一步显现;东北区域排名较上年进步一位,区域整体行业营收能力提升较为显著;

    按区域百强营收均值排序:华南>华东>华北>华中>西南>东北>西北,华南入围企业平均营收最高;华北区域排名较上年靠前一位,企业营收水平进一步提升。

    04冷链资源:贴近终端,综合赋能

    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冷藏车资源方面显示,近5年来百强冷藏车总量逐年攀升。2019年百强投入使用的冷藏车共计120508辆,较上年增长6.7%,约占全国冷藏车保有量的56.13%。与上年数据相比,百强自有车辆减少,外协车辆增加,根据调研结果显示,一方面是在国家政策影响下,企业在2019年淘汰了一批国三车辆,并逐步补充国五、国六冷藏车;另一方面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对资源投入更为谨慎,更多通过外协车辆来进行运力的补充。同时由于城配、宅配等业务增加,企业偏向于购置轻型、中型冷藏车。2019年百强冷链运输平均月公里数为10094.68公里/车/月,与上年相比增长19.63%,表明企业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

    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冷库资源方面显示,2019年投入使用的冷库共约1685万吨(折合约4213万立方米),较去年百强增长19.93%,百强冷库的配送型、园区型业务增长明显,另外随着跨境冷链的发展,保税型冷库需求快速增加。百强企业冷库总量约占全国冷库总容量的27.84%,与上年相比有小幅增长。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冷库总量达到6052.5万吨(折合约1.51亿立方米)。

    在今年的峰会上,秦玉鸣秘书长在做了中国冷链物流百强分析之后,还增加了百强说环节,与百强TOP企业进行深度沟通,共探高速发展提升之道,更多详细信息,请关注中物联冷链委微信公众号。

    附2019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名单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