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新能源市场迎来造车实力派,岚图或将重塑行业格局

    7月底,中国新能源车市迎来了一位不一样的新玩家。

    它既不是互联网大佬跨界造车,也不是车企老兵的二次创业,而是汽车央企东风集团成立的高端品牌——岚图汽车。

    东风集团董事长竺延风亲自登台,在湖北省委常委、武汉书记等政府领导,还有宁德时代、腾讯、华为等合作伙伴高管的见证下,向外界讲述了岚图汽车的发展理念和坚定投入的决心。

    ▲岚图汽车战略发布会现场

    按照竺延风的说法,岚图要以“成熟车企+造车新势力”的发展模式,用东风集团50年的造车积累、19年新能源探索经验与造车新势力的灵活管理模式和智能网联技术相结合,为社会新中坚力量群体打造出优质、零焦虑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与造车新势力相比,岚图一出生,就拥有东风集团50年的造车经验积累和生产制造体系,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与传统车企相比,岚图作为新生独立品牌又甩掉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可以小步快跑灵活应变。

    ▲东风集团董事长竺延风

    这些,正是竺延风将岚图汽车称为造车新实力的关键原因。

    那么东风集团为何选择在此时推出岚图品牌?这个实力派玩家要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里取胜?岚图的出现,又会对当下的新能源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在岚图汽车的战略发布会上,车东西找到了答案。

    一、车市寒冬加剧 高端化是突围必经之路

    2018年,中国车市结束了持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开始了负增长的新常态,各家车企只能在越来越小的大盘中分食,竞争惨烈。

    中汽协公布的6月份车市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下滑11.6%至59万台,市场份额跌落至33.5%,为近年来最低水平。

    在燃油车领域处于落后地位的自主品牌们,面临着合资车的强势“围剿”。

    当然,形势虽然严峻,但突围的机会却仍然存在。

    根据中汽数据统计,2017年至2019年间国内乘用车销量不断下滑,但豪华车销量却稳步上升,并且增速还在不断加快。即使在疫情期间,豪华车整体销量的下滑幅度也远低于乘用车大盘,并在疫情后又率先复苏。

     

    ▲国内车市近3年走势

    走高端化,正是突围的关键路径。

    眼下,恰逢汽车四化浪潮席卷全球,借助电驱动系统和智能网联技术,制造智能电动汽车,就给了自主车企绕过欧美车企燃油车技术壁垒、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造车新势力们的尝试,也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全球市场上,特斯拉在欧美市场大肆攻城略地,销量赶超奔驰、宝马、奥迪同级对手;国内市场中,售价30多万的理想、40多万的蔚来纷纷杀入新能源车销量前十榜单,在中大型SUV或是插电混动等细分市场上,甚至还能与奔驰、宝马、捷豹、路虎等老牌车企扳扳手腕。

    二、岚图诞生恰逢其时 锁定社会新中坚力量

    要实现高端新能源车的突破,入场时机至关重要。站在2020这个时点节点,岚图的诞生可谓恰逢其时。

    一方面新能源车销量已过百万台,市场初具规模,供应链完善;另一方面补贴大幅退坡,市场竞争更为理性,高端车销量持续走高。

    与此同时,大众、通用等大型车企也均选择在此时将王牌新能源车型投入市场,进一步说明此时正是入场的好时机。

    面对车市寒冬、高端车逆势增长和四化浪潮加速的行业大势,东风集团其实早在2018年已秘密设立h事业部开始筹划高端新能源车品牌。

    今年5月,竺延风在内部信中首次透露h事业部的存在;7月17日,岚图汽车的名称和Logo公布;7月29日,东风在武汉召开了岚图汽车品牌战略发布会,这一新玩家终于将自己的发展理念全盘拖出,以全新的面貌示人。

    承载东风实现品牌向上和市场突围目标的岚图,快速聚集了一批精兵强将。

    CEO兼CEO卢放此前是一汽奔腾开发院项目管理部部长,项目管理经验丰富;CBO首席品牌官是原东风英菲尼迪执行副总经理雷新,系豪华品牌老将;CFO和COO则由东风集团内部骨干担任,前者是原东风公司财务报告分部经理沈军,后者则是原东风日产大连分公司总经理蒋焘。

    ▲岚图汽车核心管理团队

    岚图汽车品牌运营高级总监、新闻发言人黄伟冲表示,岚图汽车的团队规模已经超过700人,来源超过100家公司,既有一线汽车品牌、新能源品牌,还有IT、互联网等科技公司,是一支多元化的团队。

    产品层面,岚图汽车确定出一个独特的品牌调性。

    竺延风在现场讲到,岚图汽车的目标客户群体非常明确,就是给具有进取精神、正在社会各行各业发挥积极作用的新中坚力量群体造车。

    在卢放看来,新中坚力量是一个内敛沉稳的进取群体、是富有知识和智慧的群体,他们追求的是心灵自由和人格平等的群体,因此岚图汽车将采用“淡、静、雅”的设计理念,用个性不张扬、沉稳厚重、简约等设计风格为这个群体量身打造专属产品。

    “这是东风推进品牌向上的新一轮艰苦创业,也是新一轮征程。”在介绍完岚图的发展战略后,竺延风在发布会现场这样评论道。

    三、高端新能源市场仍是蓝海 实力派这样造车

    自2008年我国政府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以来,国内各大车企纷纷入局,所推车型也多为A0级小车和A级紧凑车型,经过多年价格战厮杀,这一市场格局已定,属红海市场。

    多数车企偏重入门级车型的打法,让目前新能源市场上可供选择的B级轿车和SUV也是屈指可数,更别说高端豪华新能源品牌,几乎就是特斯拉等新势力的天下。

    中高端新能源车型的供不应求,正说明这是一个蓝海市场。最重要的是,高端车型售价较高,这就给岚图留下了大量的发挥空间,可以在造型、性能、智能网联技术以及服务等多个维度打出差异化,取得销量增长。

    那么作为依托东风集团实力派玩家,岚图到底要造什么车?怎么造车?又具备怎样的优势呢?

    卢放表示,岚图要造的是零焦虑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所谓零焦虑,指的就是打造从生产制造、到交付、到使用再到售后渠道的体系化能力。

    ▲岚图汽车CEO兼CTO卢放

    具体来说,岚图将用东风50多年的造车经验,解决品质焦虑;用主被动安全加上严苛的电池安全设计,解决安全焦虑;纯电/插电混动两种技术路线同步发展,构建充电体系,解决里程焦虑;以透明、个性化的交付方案,解决产品交付焦虑;以大数据、AI技术实现服务找人,解决服务焦虑;以东风集团全价值链的投入,解决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焦虑。

    为了保证岚图汽车的灵活发展,东风集团在管理体制上也给蓝图设计了新的思路。

    架构上,岚图汽车直属于东风集团,而非向其他自主品牌一样属于乘用车公司,留出了足够灵活、足够独立的运营空间。管理上,岚图汽车奉行互联网科技公司常用的OKR目标管理法,项目开发采用矩阵并行式,并且还打造出了一个扁平化、高效化的组织结构。

    “从最底层的普通员工到三个领导之间的层级最长的不超过四级,最短的是二级。”黄伟冲这样介绍到。

    同时,东风集团还发布公告,拟回归国内创业板为岚图筹集资金,从新品牌的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产品层面,卢放介绍称岚图汽车遵循“淡、静、雅”的设计理念,以个性不张扬,安静而不浮躁的风格为新中坚力量造车。

    依托东风集团19年新能源研发经验,岚图已打造出了ESSA电动架构,支持纯电和插混两种动力形式,拥有强劲的动力、优异的操控稳定性,同时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交互等方面也颇具亮点。

    核心技术上,东风不仅拥有国内领先的三电技术,同时还自主研发了L4级自动驾驶,拥有声控、声光电、情绪识别等智能科技,让温暖科技在岚图的车里落地。

    四、新能源市场再生变 行业格局或将改写

    在这次武汉发布会上,岚图不仅仅是对外呈现“蓝图”,一辆名为VOYAH i-Land的概念车也出现在舞台之上,将全场气氛推向最高潮。

    i-Land正是岚图“淡、静、雅”造车理念和各种前沿科技的集大成者和绝佳展示平台。

    ▲VOYAH i-Land概念车

    作为一台大型GT轿跑车、i-Land的造型极具个性,但却又与传统豪华品牌“凶狠”、“锋利”,或是“奢华”的设计语言有着明显不同,大气而不凶悍、个性但不张扬,散发出的是一种宁静致远的豪华气息。

    鸥翼门缓缓张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造型精致的真皮座椅,中控台前端是由三块屏幕横置组成的数字化操作台,紧追当下的数字座舱设计潮流,科技感十足。

     

    ▲VOYAH i-Land概念车的数字座舱

    过去,许多车企的概念车多是为了展示未来的设计理念或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i-Land却并非如此,车上每一个细节都是岚图造车理念和战略的具体落实,是这个年轻品牌取得的第一份重要成绩。

    i-Land之后,岚图的首款量产车将在2021年正式登陆市场,随后即将以每年至少1款车的节奏快速扩大布局,占据轿车、SUV甚至是性能车等多个细分市场,进而形成合力,促成东风实现品牌向上突破。

    纵观岚图的打法与策略,可以发现这个新玩家其实已经拥有了获得成功的诸多保证。

    纯电、插混两条技术路径同步推进,即意味着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保证了销量基盘;多车型同时布局,抢占多个细分市场提升了销量上线。

    更重要的是,依托东风集团的研发、制造和产业链体系,岚图在车型研发制造进度、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上都更具优势。

    依托成熟车企+造车新势力的全新发展模式,再加上全新战略、全新组织机制、全新商业模式和全新团队,岚图自诞生之日起,就已是“实力派”,未来随着量产车型的逐渐上市,也必将在新能源市场里激荡出新的波澜,甚至重塑行业格局。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