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数说世界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铁路网规模和质量、技术装备水平

    运输安全水平等

    重要指标进入世界前列

    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铁路大国

    铁路基础设施规模快速扩张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高速列车运行数量最多、商业运营速度最高、高铁技术体系最全、运营场景和管理经验最丰富的国家。

    3.6万公里

    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1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铁里程3.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71.2%

    铁路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9.0%、71.2%,分别居世界第二和第一。

    700多座

    先后建成了700多座高铁客站、126个一、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形成了以铁路客站为中心的综合客运枢纽和以铁路物流基地为中心的综合货运枢纽。

    98%

    铁路网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由2012年的94%扩大到2019年的98%,高铁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覆盖由2012年的28%扩大到2019年的86%。

    4小时

    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内2小时畅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间实现1000公里4小时通达、2000公里8小时通达。

    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幅跃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速铁路、高原高寒铁路、重载铁路等成套技术水平达到世界领先。

    铁路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

    覆盖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三大领域的智能铁路技术体系、数据体系和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基础理论和前瞻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运输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2012-201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及增长率

    50%

    高铁日均发送旅客由2012年的106.8万人次增加至2019年的638.3万人次,年均增长29.1%,高铁运量占铁路旅客发送量连续4年超过50%。

    28个

    复兴号动车组开行数量和范围持续扩大,覆盖28个省市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81对

    组织开行了81对公益性“慢火车”,服务覆盖21个省市区、惠及35个少数民族地区,日均运送7万余人。

    50个

    铁路和地铁安全互信的车站数量进一步扩大,站内高效换乘的高铁站扩大到50个。

    80%

    互联网售票比例超过80%,人们彻夜排队购买火车票的情景已成为历史。

    开放合作进一步扩大

    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通以来逐年数量增长情况

    70个

    中欧班列快速增长,目前已形成西中东3条运输通道、4大口岸、5个方向、6大线路的格局,可由我国70个城市到达欧洲21个国家的70个城市。

    112.5%

    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由2012年的42列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8225列,年均增长112.5%,

    2.2万列

    截至2019年底,累计开行超过2.2万列,有力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中欧班列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钢铁驼队”。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国家铁路2012-2018年能源消耗量和

    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

    2019年,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3.94吨标准煤/百万换算吨公里,较2012年下降了17%,铁路整体能效水平不断提高。

    国家铁路2012-2019年能源消费结构

    铁路用能结构不断优化,2012~2019年,电力消耗占总能耗的比例从34.1%上升至65.5%,油类消耗占比从38.1%下降至23%,煤炭消耗占比从24.4%下降至2.5%。

    2012-2019年铁路客货运市场份额

    2019年铁路客运市场份额达到41.6%,较2012年提高了12.2个百分点,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政策支持下,铁路货运市场份额达到20.7%。

    这些成就是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的制定基础

    也表明我国具备了进一步当好先行和

    由大迈向强的

    内在条件和现实基础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