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03年“6.4”长江线上涪陵水域发生一起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导致一死一伤,六百多吨原煤全部倒入江中的事件,涪陵区港航管理局对此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号召全局狠抓安全管理,他们总结出了“六个坚持”清单式管理等办法。截止目前,该局所管辖的水域连续保持了206个月水上交通“零”死亡的奇迹。
涪陵管辖区长江水域全长77公里,乌江33公里,加上梨香溪、渠溪两季节性通航航道共27公里。各类码头61座、泊位77个。共有水运企业44家,船舶351艘,总运力148万吨,其中:危化品企业7家,船舶133艘,运力54.4万吨,运力占全长江干线的 14%,占全市的80.5%,乌江进出港船舶每年就有2500艘次左右。
由于岸线内企业多,大型企业运输吞吐量大,来往运输的船只繁忙,水上安全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为了使所辖航线内能顺利正常运行,必须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并要监督所辖企业必须执行,实施监督,才有可能防范于未然。
涪陵区港航局领导班子确定目标之后,就兵分几路深入企业调查,在港口蹲点,与有经验的师傅们进行多次交流,再结合一些水文资料、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等进行探讨,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查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六坚持”清单式管理办法。他们十几年如一日,把这“六个坚持”抓严、抓实、抓透,在实践中改进,在改进后落实。连续17年所辖水域没有出现过一例死亡事故。
首先,坚持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全局班子认为,完成既定目标为落脚点,强化过程管控,严控死亡指标。坚决防止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行严格的目标清单管理。落实责任全覆盖。
坚持构建科学的制度机制,始终坚持以建设制度为基础和保障,强化制度体系和机制的建立与运行,完善并有效运行了如下制度机制:落实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做到各阶层岗位人员严格按照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形成责权明晰的责任体系;坚持安全例会制度:每月一次的安全例会,明确任务清单。注重安全联席会议制度:互通情况,交流经验,推动工作;完善信息预警预报制度:全天候及时准确收集发布各类航行相关预报警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增强监管队伍对法规业务技能的熟悉度和应用能力;搞好安全工作激励机制:激发全体职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热情与动力;严格巡航检查制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章行为;常抓安全督查通报问责制度,明确对港航执法机构、人员和企业督查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查,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和纠偏态势与效果;严抓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把风险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巩固应急管理制度,强化处突训练,增强实战能力;做好安全监督执法计划制度,充分体现监督执法的法定性、权威性、严肃性,为安全监督执法确立法定保障;严控大型船舶进入乌江管控内部协调机制。做好建立海事行政执法廉政风险防控制度。
坚持运用综合的监管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财物及相关法规,实现监管的有效性。做到专常结合,做好宣教结合,增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能力。实行奖惩结合。对不按安全生产要求从事生产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从严查处,建立“黑名单”库,进行通报曝光,纳入征信体系管理。搞好人网结合:实行分片现场监管和全水域网络监管,延展监管范围,提升监管效能。抓好部门联合。加强与涉水部门和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共抓通航和环境安全。落实专兼结合。以港航(海事)部门为主,引导发动企业和社会力量融入到安全监管之中并发挥作用,努力构建专兼结合的监管力量体系。
坚持强化科技的创新应用:注重新材料新技术在船舶建造、运输、通航、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开发应用,有力促进科技兴航、科技兴安。重点推进高碳钢在船舶建造上的应用,提高了安全系数。积极推动发展LNG新型船舶。大力开发应用水文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实现大数据统计分析与安全预报预警功能,可提前5小时预测和提前2小时精准预报,确保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开发应用电磁堵漏毯,保证船舶在触礁、碰撞等造成船舶海损的紧急情况下船舶不致倾覆,保证船舶财产和船员人生安全,尤其是液体危化品船舶在液货舱破损情况下油品化学品不外泄或尽快控制减小外泄扩散,不发生污染事件或减小污染。积极推广应用GPS、AIS、CCTV、VHF等导助航技术系统。动态推进导航技术运用,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实现航行信息化、电子化、远程化、高效化。
坚持加强队伍的能力建设:监管执法队伍始终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和重要保障,切实发挥对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做好资源整合:对所辖单位执法人员进行整合。充实监管力量,建设一支年轻化、专业化、正规化监管队伍。强化教育培训,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全员安全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坚持促进环境的不断优化:始终坚持不断改善优化通航作业条件这一“硬”件和执法服务环境这一“软”件,创造良好安全生产条件。一是优化通航环境,以平安交通、绿色航运为目标,持续改善通航条件。二是优化服务环境,通过现场和窗口优质服务,为船舶和企业生产创造有利条件,有力促进港航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目前,水上行业规模持续壮大。主要生产指标稳步增长。1-11月,全区完成水路货运周转量58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11%;规模以上运输企业营业收入13.04亿元,同比增长14%。运力质量提升更明显。 (朱笑平)
(执法部门联合检查各船只的手续和设施)
(执法人员对船只进行安全检查)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