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跨越“最后一公里”,海格清源微巴有妙招,业内首款低入口微巴详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上下班往返小区与地铁站之间,走路太累打车太贵;在景区游玩时,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步行费时间,大巴车却迟迟坐不满不发车;从机场到相邻的高铁站,排队打车直到怀疑人生。显然,在社会快速前进的今天,高效率的出行能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和幸福感。

    为了满足以“循环短驳、景区接驳、网约出行”三大用车场景为代表的用户短途往返需求,苏州金龙海格客车打造的海格清源KLQ6656微巴(以下简称海格清源)顺势而生,为“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具体有哪些亮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造型前卫,科技范儿十足

    初次见到海格清源,感觉比想象中的形象还要夸张和新颖,从正面看,远近光和日间行车灯组合出现,简洁又实用,车标下方加以蓝色腰线点缀,看上去更具动感。整个前脸看上去充满未来感,同时也更加时尚。

    侧面看上去层次分明,非常的立体,瞬间产生一种冲上去摸一摸它的冲动。左右两侧各有四个转向信号灯,便于转弯或并线时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提升行车安全性。后方“鲨鱼鳍”式的进气格栅,不仅有助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而且为它的美观度加分。

    海格清源的车身长度为6.5米,可以容纳相当于8米车的容量。当然,它还有5.9米版本,驾驶员为B照即可驾驶,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内外兼修,人性化十足

    海格清源定义为“行业内首款低入口微巴”,为了方便老人和孩子上下车,海格清源特地联合电池供应商,研发出厚度15厘米的超薄电池。如此一来,它的蹬车踏步仅为35厘米高,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款6.5米低入口微循环车辆。

    说起清扫,海格清源采用了斜椅腿的设计,这样不仅节约了空间,还有助于整车轻量化,不管扫地还是拖地,都非常地便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软面座椅,能够提供良好的乘坐环境。

    海格清源还配备了白色长条灯+冰蓝色氛围灯的豪华顶灯组合,能够在夜间或者阴雨天,为乘客提供柔和且护眼的光线,舒适性方面,给乘客带来全新的体验。

    在驾驶环境方面,海格清源运用了“司乘分离”的理念,给驾驶员提供了护栏式的标准司机包围。

    驾驶区设有轿车化仪表台,采用12.3寸的液晶面板,TFT液晶屏,信息显示更清晰、更全面。并且它可以直接和新能源系统通讯,读取整车(动力电池、BMS、驱动电机、空压机等)相关信息。

    采用旋钮的换挡方式,与功能按键一同布局于右手触手可及的地方,且旋钮的阻尼恰到好处,方便至极。如此一来,为司机提供了更为舒适、高效的驾驶体验。

    注重性能+安全,高效运营

    海格清源配备了电子手刹,日常驾驶中,能减轻司机的劳动强度,操作也更加便捷,行车更安全。

    制动系统方面,采用的是双回路气压制动、前后均为盘式制动器,具有散热性好,稳定性强的特点,使用了整体式液压助力方向机,IP68的电动转向助力泵、电动打气泵,为转向系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证。

    悬架系统采用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轻量化设计,有利于降低自重,提升续航能力,提高自身舒适性。

    驱动方面,海格清源采用的是集成式中央电驱桥,取消了传动轴结

    构,传动效率提升5%,结构减轻50Kg,满足“节能减排”的理念,不仅如此,还有助于实现短前后悬,大轴距的布局。

    至于最受关注的续航方面,5.9米的微巴配备了73度电,6.5米的微巴配备了89度电,不开空调的情况下满载续航190至200公里,使用空调的情况下满载续航150公里以上。令人惊喜的是,电池充满电仅需1至1.5小时,即使对于行驶里程较长线路的用户来说,中午补一次电也可以轻松满足一天的行驶。

    这是一台绿色、安全且高效的微巴,以其靓丽的外观以及人性化的产品表现,赋能“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在城市循环短驳、景区接驳、网约出行方面考虑的极为全面。海格清源的上市,为“低地板、轿车化、B照驾驶”开创了先河,我们期待海格清源带给客运市场更多的精彩。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