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吉利学院如何以通识教育培养“未来的成功者”?

    通识教育如何培养“未来的成功者”?吉利学院给出的回答是,以通识教育使学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之外,还将拥有一名精英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眼光和实践知识。即学生毕业后将不仅成为一名职业高手、事业有成的精英人士,还将拥有拥有满满的身心幸福以及精彩的人生!

    “执大象,天下往”

    吉利学院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互通互融,现已发展出了5大模块、20项培养单元、近百个培养要素,未来吉利学院还将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那么吉利学院的通识教育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吉利学院通识教育第一个模块为理想信念,包括家国情怀、品德塑造、目标锚定、知行合一等四项培养单元。吉利学院认为,未来的成功者应当胸怀家国天下,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大鹏同风,匹夫忧乐。

    吉利学院以“家乡秀”“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系列活动和课程,丰沛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职场、确定目标,最终形成职业规划。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吉利学院通识教育第二个模块为人生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人际能力、数理能力等四项培养单元。一名职业高手,必是热爱学习之人,必是追求卓越之人,必是向往至善之人。

    吉利学院秉持着“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校训,除了教导学习知识外,更在意培养学生学习各项人生能力。敏而好学,学既且思。吉利学院以“大学生领导力训练”“演讲与口才”“学子讲坛”等系列课程和校园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各项人生能力。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吉利学院通识教育第三个模块为精英特质,包括军人素养、工匠精神、批判思维、双创能力等四项培养单元。一个事业有成之人,必是坚定而勇敢之人,必是精益而专注之人,必是精神自由之人。

    吉利学院通识教育要求学生要敢于质疑、反思、解构乃至颠覆,并于此之中形成个人思维,进而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创新精神的人。“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吉利学院以“汽车行走的奥秘”“吐槽大会”“创业讲坛”等系列课程和校园活动,滋养学生工匠理念、创新精神和思辨思维,在精益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精英特质。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吉利学院通识教育第四个模块为人文素养,包括国学经典、艺术修养、中国文化、国际视野等四项培养单元。一名丰盈圆融的铮铮君子,必尽阅经典,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必于学习互动中体悟人类思想的深度、高度和厚度。

    而吉利学院通识教育就是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之上,形成个人的人文感悟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文质彬彬,然后谦谦君子。吉利学院以“影视鉴赏”“服装美学”“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系列课程和丰富的校园活动,加强学生修炼内部素养的同时,修炼外部美的人格。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吉利学院通识教育第五个模块为身心素质,包括健美体魄、健康管理、积极心理、心智成熟等四项培养单元。一个身心幸福者,必是健康、明智而又心灵自由之人,必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摆脱物质束缚之人,必是珍视知识、智慧、善意与爱之人。

    君子以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起点。吉利学院通识教育认为,一个成功者的前提是身心健康。外王以治天下,内圣而修己身。因此吉利学院以“幸福心理学”“心灵塑造坊”“爱上一项运动”等满目琳琅的课程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与互动中成为一个身心幸福的人。

    选你所爱,爱你所选

    吉利学院作为一所应用研究型高校,其教育既注重开放性,又注重实用性;既提供心灵的训练和教养,又以职业准备为依归,既“通”且“专”。未来,吉利学院将结合国情与校情,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实践学习方式为载体,针对每个培养要素配以相应的显性课程和系列隐性课程,实施课上课下一体化设计,实行课内外联动培养,最终实现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和专业能力教育共生共长。

    吉利学院以全方位、立体式、系统性、多维联动的通识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