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关乎市民健康、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做好食品安全宣传是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构建各方参与、严密有序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营造良好食品安全氛围,荔林社区在辖区内先后开展了6场不同形式的食品安全系列培训宣传活动。
2020年7月17日下午,由荔林社区党委主办、荔林社区居委会协办、深圳食品安全管理研究会承办的社会共治项目——食品安全志愿者培训活动在荔林社区一楼多功能室开展。本次活动特邀深圳市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吕工为社区志愿者进行培训讲解。
此次参与培训的志愿者共46人次,培训讲师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向大家讲解,为大家进行食安辟谣、解答志愿者提问,相互沟通看法。在最后环节,讲师亲自操作指导志愿者如何使用农残检测仪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志愿者们完全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
食品安全志愿者培训
食品安全是餐饮企业的底线,尤其是疫情以来,食品安全更是成为了全民关注的重点。2020年8月10日下午,为了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提高食品安全状况,餐饮单位食品安全培训在荔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开展。
讲师分别从办证指引、规范操作、索证索票、餐厨垃圾等四大环节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各餐饮经营单位树立主体责任意识,完善内部管理,严禁使用来源不明的食物原料、超过保质期限、腐败变质等不合格的食品,确保食品安全。会后,进行了随堂测验以及提问环节,加强各位对课堂知识的全面掌握。
餐饮单位食品安全培训
2020年8月11日上午,为了更广泛地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增进亲子互动,提高青少年动手能力,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亲子食品安全宣贯活动在荔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开展。
通过对饮料含糖量的称量,我们能更加深刻、直观地了解每一瓶饮料等于多少量的白砂糖,可以通过避免摄入过多的糖来维持身体健康,保持营养均衡。各位家长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毕竟摄入过多的糖会令小朋友减少食欲,其他更有营养的蔬菜肉类就没办法进食啦!另外,讲师还涉及到了其他食安小常识,包括家庭厨房注意生熟肉分开储存、预防豆浆中毒、预防马铃薯中毒等。
亲子食品安全宣贯活动
深圳目前已在10个区的74个街道建立了“一街一车一室”食品快检体系,为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提升深圳市基层食品安全快检能力和快检覆盖面,由荔林社区党委主办,荔林社区居委会协办,深圳市食品安全管理研究会统筹的5场社区食品安全快检检测宣传活动分别在荔林社区的城市山林、福满园、汉京山、汇宾广场以及荔林社区前广场(君南山)开展。志愿者参与人数累计50人,检测蔬菜120批次,合格118批次,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98%。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发放各种食品安全宣传手册,宣讲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安全知识,重点宣传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及如何正确清洗瓜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同时开展“你送我检”市民免费送检活动,现场陆续有居民送检刚从市场买来的蔬菜和肉类,然后通过取样、萃取、反应和仪器检测。当然,社区居民也可以亲自体验现场快检检测,这样就能更清楚地了解食品安全状况,增强我市食安建设自信心。
城市山林
福满园
汉京山
汇宾广场
荔林社区前广场(君南山)
2020年8月11日下午,为了广泛宣传和普及食品安全健康知识,增强广大居民对食品安全的参与意识,提高食品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广大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社区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在荔林社区中熙君南山小区前开展。
本次活动在现场设立咨询点,并通过现场宣讲、易拉宝、海报、宣传单等多种宣传形式,向市民宣传最新的食品安全常识。看到现场树立起的横幅,来来往往的社区居民纷纷对食品安全知识提起兴趣,踊跃参与到宣传活动中。
社区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2020年8月28日下午,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深圳市食品安全管理研究会统筹的社区食品安全共冶项目志愿者表彰大会在荔林社区多功能会议室开展,并对长久以来坚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优秀志愿者予以表彰,共计43名志愿者。
会上,通过PPT展示对志愿者们参与食品安全活动进行了回顾,对过去一年来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进行肯定与总结。荔林社区党委书记董芝娟向志愿者们表达了社区对于志愿者付出的肯定及感谢,并对积极参与的志愿者进行了表彰。
志愿者表彰大会
食品安全与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预防食源性疾病,从我做起。荔林社区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让辖区居民更直接的了解和掌握日常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从而加深对食品安全的了解,同时也普及了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增强了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为市民提供更及时、更优质的服务。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