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普及美学原理》出版 复旦大学教授王金林谈存在与美

    邱伟杰先生所著《普及美学原理》出版以来,引起国内学者热议。近日,北京市美学会与四川文艺出版社在京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会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金林先生从存在与美的角度开题,深入分析了两者的关系。

    所谓普及美学,邱伟杰先生的观点是,美的最高境界本来就已普及到众人,他的这个“普及”的概念,其实更接近“普惠”,即人人生来就具有本来美,梅兰竹菊,性情和品秩不一,但都是天然不可取代之美。在消费社会中,人们被经济物化,尤其在西方话语霸权凌压威逼之时,仿佛只有一种美的标准,世界各地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都日趋边缘化,美成为公式,成为格式,如果不在这个范式里,就会被社会限定在失败者的行列中。为此,重新回到本来美,不忘初心,已经成为重建新时代文明的迫切需要。

    而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存在主义哲学试图寻找人类精神新的出路。但所谓存在的努力,几近失去意义,在茫茫的虚无中给物质主义、技术主义留足了位置。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金林阐述了“存在之痛”与“普美主义”的内在关联。他基于时代的生存境遇和思想状况,强调“存在之痛”实乃劳动形而上学或技术形而上学,由此化解“存在之痛”的方法似乎就是克服劳动形而上学或技术形而上学。这种径直的化解或归于形而上学,或局限于存在论层面,难以落到经验的存在者层面上来。王教授认为,“普及美学”的意义当在上述背景或框架中来定位,它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或思想倾向,或可名之曰“普美主义”。以美的品质来化解“存在之痛”,这种思想旨趣难能可贵,的确触及了当代困境下的真实存在。

    王先生说:“邱伟杰先生的普及美学,仿佛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的精神,其理论与实践的努力,试图切实地为这个社会提供一种方案。他不是不知道存在之痛,不是不知道当前的社会范式,却竭力去身体力行,这是难能可贵的。邱先生谈到生活方式的革命,从生活方式入手,让美的本质回归。”

    在《普及美学原理》一书中,邱伟杰谈到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正是美学的立场影响着生活方式,正是自我生活方式的丢失迎来了他人生活方式的介入,由此,他人的产品大行其道,自我的经济和消费严重萎缩。这个观点,在当下内循环启动时刻尤为重要,它从美学思想上为民众建立文化自信提供了依据。当每个人的本来美绽放的时候,衣食住行以及其上的需求将深化、细化、广化,那么,自我的丰富需求必然拉动自我的生产和消费,这是供给侧改革和内循环经济的内在保证。十四亿人民,全民美丽,为建设美丽中国将释放出无穷的活力。(文/李然)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