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崩了”又双叒叕上热搜了,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作为soul用户,每次在热搜榜上得知服务器崩了,匆忙打开app,却发现它并无异样。不止热搜榜,搜索引擎输入“soul崩了”,相关资讯居然有一万多条,这不禁让人疑惑:soul不是小众软件吗,什么时候热度这么高了?
不管是真崩还是假热,每次soul登上风口浪尖,都会引发一波老用户的集体吐槽,有人说soul变味了,沦为了秀下限的狂欢地,也有人说soul打脸用户,把灵魂交友玩儿成了互联网骗术实战营,还有很多人大喊“卸载”以表达失望,今天我们就对100位soul用户发起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使用这款软件前后的真实感受,以及继续使用/已经卸载的理由。
当当(29天souler,使用中)
当当是最近才玩soul的,前段时间soul合伙人恶意搞对手的新闻出来,她才第一次听说这款软件。听起来不太年轻人,但她平时社交活动少之又少,上班跟同事嘻嘻哈哈,下了班跟室友一起做饭刷剧,好像也没什么社交需求。
最近,当当两个室友都有了男朋友,跟她一起玩耍的时间越发少了,这才驱使她下载了几款社交软件来玩。当当说她把热门的几款社交软件都安装了,最后只留下了soul,因为soul的匿名让她没什么心理负担。
当当说玩soul以后才开始关注跟soul有关的言论,发现好多老用户都在吐槽soul没以前干净了,瞬间广场总能刷到打擦边球的内容,还有一堆自称“北上广深土著,坐拥豪车豪宅,在线卑微寻女友”的骗子。当当说她当然也发现这个问题了,只是因为她接触soul时间短,没有对比也就没那么强的失望感。平时她最多也就刷刷瞬间,遇到会玩游戏的一起开黑而已,并不会倾注太多精力在上面。
当当还说,如果有更适合找对象的社交软件,请推荐给她。
秋子(385天souler,已卸载)
秋子算比较资深的souler了,玩了一年多,发生过一些故事,也留下一些回忆。
秋子是在朋友推荐下玩的soul,朋友用这个软件脱了单,强烈推荐他也试试,所以秋子一开始就是抱着找对象的心理下载的soul。因为有成功经验在前,秋子觉得只要自己主动点,肯定是能成功的。
下班时间秋子基本不回任何工作微信,除非情况特殊,但每一条souler的消息他都回复了,每天语音匹配的次数也都能用完。功夫不负有心人,秋子在soul遇到过两次“爱情”。第一次,女孩跟秋子聊了两个多月,soulmate都点亮了,最后因为要不要见面的事闹掰了。两人同省不同市,相隔不过半小时高铁,秋子觉得既然聊得来不如见一面吧,女孩不同意。秋子说见一面是对双方负责,感情进一步发展需要彼此信任,女孩这才说,并没有要跟秋子进一步发展的意愿,每天聊天纯为打发时间。秋子这才如梦初醒,回想往昔,确实一直是秋子一个人主动,对方从来没主动过。
第二次“爱情”说起来更可气,秋子说。第一次是自己热情过了头,第二次对方倒也主动,结果加了微信才亮出底牌,是要给他推荐“一夜暴富”的项目。
两次不愉快的交友后,秋子愤而卸载了soul。他说,别人的成功经验看来并不适合自己,况且那个用soul找到对象的朋友其实已经重回单身了。
一念一叶(873天souler,已卸载)
跟秋子脱单心切不同,一念一叶属于佛系用户,从来不主动聊天,也不连麦视频。
一念一叶开始玩soul是在高二的暑假,她把soul当成了树洞,一些不想跟父母朋友说的话,都写在了瞬间里。后来高三学习任务重,一年都没打开过soul,刚进大学没朋友,因为孤独她才又玩起了soul。
有人主动找她,她礼貌回复,没人找她她也不找别人。她说soul比起社交软件,更像日记本。跟一念一叶聊天中,我们发现这个女孩虽然年纪轻,却非常成熟理性。我们问她为什么没想着用soul扩展人脉或者脱单。她说,社交软件上大家都带着面具,连最起码的真实都做不到,怎么可能走心。一念一叶还告诉我们,她在大学里已经有朋友了,毕业前也没有谈恋爱的打算,她喜欢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状态。
我们问起一念一叶卸载soul的原因。她说,因为看到好几起新闻报道被soul上认识的人骗钱骗感情,虽然自己比较理性,但为了防止未来可能会有昏头的可能,还是卸载得好。
小尾巴(1055天souler,已卸载)
小尾巴是我们问卷调查的souler里资历最深的,她属于最早一批用户。小尾巴说自己之所以坚持用了一千多天,就是因为舍不得曾经付出的热情。不过让她下定决心卸载soul也是因为年初soul合伙人恶意举报对手的那则新闻。她说这件事让她彻彻底底意识到soul不光用户换了一批又一批,可能连运营它的人也更换了好几批,怎么可能不变。
因为玩的时间足够久,小尾巴说她深知soul有诸多不足,比如匿名之下方便了坏人肆意妄为,比如虚高的匹配度和聊不下去的尴尬,比如作为女性常遇到陌生人的言语骚扰等。但吐槽归吐槽,她一直对soul抱着比较宽容的态度,毕竟它见证了自己的青春。
曾经有一次,她给某位前任提起soul,结果没多久就发现那位前任手机上也安装了,还同时聊骚着好几个小姐姐。后来她在某问答平台上看到一条提问:“有对象的人玩soul是什么心理?”。她想了想,大概是带着侥幸玩火的心理吧。
小尾巴说她找男朋友的标准之一就是,不能瞒着她玩约x软件,公平起见,她也卸载了soul。
笔者按:
据统计,100位souler中继续继续使用soul的只有17人,剩下83位都选择了卸载。其中59人因为对soul越来越“外表化”的现状失望而卸载,21人因害怕遇到骗子而卸载,剩下3人因为冲动安装后一直在吃灰而卸载。
选择卸载soul的83人中,有一半以上表示社交需求依然存在,但会积极尝试其它社交软件。
其实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交跟衣食住行一样寻常,但总有人在妖魔化社交需求。比如soul,本是一款基于匿名和内容诞生的陌生人社交软件,却在资本和流量的挟制下,逐渐“快餐化”,追求盲目扩张,甚至利用软色情博取眼球、刺激新用户增长。虽然这种做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好看的新增数据,讨得资本欢心,但放眼产品生命周期来说,无异是走向了崩塌的临界点。
虽说资本世界信奉的是利益至上,但与用户背道而驰的揠苗助长到底能持续多久呢?答案不得而知。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