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武汉战疫中的政府措施

    中国廉政法纪网北京讯(记者 銘俊)日前,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抗击新冠病毒表彰大会,再一次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武汉。己亥岁末,新型冠状病毒给武汉这座城市笼罩了一层阴影。恰逢春节带来大规模人口迁徙传播风险,根据专家组的建议,党和政府决定封城。1月23日,武汉关闭了全部离汉通道。以武汉铁路枢纽为起点,6个小时内可直达几乎所有中、东部城市。时值春运,如果不采取措施防止疫情输出,疫情将随着人口流动迅速席卷全国,后果将不堪设想。

     

     

      图 武汉与全国城市间铁路客运直达最短耗时(数据来源:中国铁路12306)

    发表于《科学》期刊的相关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武汉与全国各地间的人口流动背景下,如果不采取或仅部分采取出行禁令和应急响应,疫情将发生较大程度的扩散。所以,党和政府的封城决定挽大厦之将倾。

     

     

      图 新冠病毒在春节前的扩散(左)与干预措施的作用(右)(图片来源:《Science》期刊论文)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武汉这座英雄之城开展了可歌可泣的抗疫行动,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群众生命为首位,积极组织抗疫工作,制定了多项抗疫措施。参考《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主要措施如下:

     

    措施一:积极推进城乡社区防控,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逐步实现社区干净、社会面干净。该措施主要包含两条子措施。

     

    1) 集中隔离收治四类人员

     

    四类人员分别为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以及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不同人员类型,送往不同医疗设施进行隔离收治。

     

    确诊的患者须实行集中收治。确诊重症患者须送定点医院入院治疗。确诊轻症患者无法全部进入定点医院治疗的,须征用其他医院或酒店作为临时治疗区,集中收治。例如:花桥社区确诊重症患者被转移至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治疗。

     

    对疑似患者须实行集中隔离。疑似重症患者必须入院治疗,疑似轻症患者无法入院隔离的,须改造酒店作为临时隔离区集中隔离。例如:打铜社区疑似患者被转移至汉庭酒店临时隔离区集中隔离。

     

    对无法明确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能的发热患者,参照疑似患者集中隔离观察,与疑似患者分开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例如:武大测绘社区发热患者被转移至如家酒店临时隔离区集中隔离观察。

     

    对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须实行集中隔离观察。例如:东龙社区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被转移至美居酒店临时隔离区集中隔离观察。

     

     

      图 四类人员隔离收治示例

    2) 创建无疫情社区

     

    根据“应诊尽诊,应住尽住,应收尽收,应到尽到”的要求,层层递进推动“无疫情小区”、“无疫情社区”、“无疫情街道”、“无疫情城区”的创建,最终实现“无疫情城市”。

     

     

      图 各城区无疫情小区占比变化(数据来源:长江日报)

    措施二:统筹医护力量,积极救治患者,提升治疗质量。该措施主要包含三条子措施:

     

    1) 短期调动大量医疗人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截止3月1日全国累计派出国家医疗队344支,医务人员42322人。

     

     

      图 各省(市、区)驰援湖北武汉医疗人员数量分布(数据来源:国家卫建委)

    2) 快速建设医疗设施

     

    为缓解定点医院治疗压力,实现“床等人”,武汉市兴建火神山、雷神山以及十数个方舱医院,疫情期间累计收治17036名患者。火神山医院与雷神山医院用于接收重症病患集中治疗,各个医院将重症病患转移到这两所医院,便捷的交通和适当的距离有利于病患转移就医。王辰院士团队在《柳叶刀》发文指出方舱医院建设快、规模大和成本低,具有隔离、分诊、基本医疗照护、经常监测和快速转诊、保障基本生活和社会参与五个基本功能,是应对COVID-19疫情和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图 武汉市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与方舱医院(数据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3) 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武汉市封城期间,国家卫健委出台并不断优化新冠肺炎防控方案与诊疗方案,包括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共六版(最新版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诊疗方案(试行)共八版(最新版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运用科学有效的防控手段与诊疗手段,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挽救患者生命。

     

    在各项救治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效果明显。武汉市累计治愈人数持续增长,治愈率稳步提高;累计死亡人数趋于平稳,死亡率迅速得到有效控制。

     

     

      图 武汉市疫情趋势

    措施三:保障物资供应,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该措施主要包含三条子措施:

     

    1) 保障物资供应

     

    该子措施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保供应,保障物资供应足。通过协调周边省市资源,确保超常态化需求。2月3日,已在湖北省周边6省份协调蔬菜资源,可持续向武汉市场每天供应约8000吨,并在上海港周边安排1万吨中央冻猪肉储备。

     

     

      图 多地协调蔬菜肉类资源支援武汉(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二是扩运力,保障运力跟的上。军队、政府部门多管齐下,确保运输通畅。武汉市商务部门协调邮政局物流、运钞车各50辆;湖北省军区协调驻鄂部队抽调260名官兵与130军用运输车成立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武汉公交集团安排520辆公交车对接165家商超门店及电商平台网点,多方齐力共同保障运输能力。截至3月23日,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累计出动4052车次,运输蔬菜等生活物资1.44万吨。各寄递企业运送应急物资车辆累计进出武汉4.41万车次,运送医疗和生活物资10.87万吨。

     

     

    图 各方协作保障运输能力(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三是稳物价,保障群众买得起。通过搞特价、扩仓储、发补贴多种手段,稳定物价。根据武汉市发改委的价格监测显示,3月22日,全市肉类、鸡蛋价格平稳,猪精瘦肉价格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二十七;超市监测10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晚籼米、面粉、花生油、大豆油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8.52%、38.46%、22.79%、7.87%。

     

     

      图 多项措施稳定物价(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四是增服务,保障居民拿得到。武汉市动员党员与志愿者下沉到社区,招募动员6万多名社区网格员,下沉到各社区的住宅小区,解决基层社区人手不足的问题。以点对点方式将社区团购的物资从小区配送到住户家门口,切实解决“最后一百米”配送问题。

     

     

      图 人员下沉解决社区配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与此同时,由于封城期间各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扶持困难群众渡过难关,武汉市各社区有组织向社区内群众发放“爱心菜”,将社会各界支援武汉的食品资源发放给居民。

     

     

      图 武汉市部分社区发放“爱心菜”示例(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

    2) 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协调,各企业鼎力支持,坚持一线,保障民生。针对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水电气网等公共服务设施,为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截至3月24日,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累计出动13.28万人次,车辆1.83万车次,消除隐患缺陷1931处;武汉水务集团封闭管理10座自来水厂、11座污水处理厂,1000多人驻厂值守,500多人全天候备勤,累计抢修4682处;武汉燃气检修现有8600公里管线、1万多个高压设施,确保管网运行正常安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通讯公司为各地提供高效稳定的通讯与网络服务,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助力精准抗疫。

     

    3) 推动复工复产

     

    通过相关政策支持,推动复工复产。政府相继出台配套政策推动个体工商户、企业复工复产,立足免、减、缓三大措施,从水、电、网、气、税收、财政、社保等多个方面推动复工复产。

     

     

      图 政策支持推动复工复产(资料来源:国家税务局、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

    《柳叶刀》发表社论对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表示肯定。社论认为,强力的公共卫生干预,例如早期病例检测、接触者追踪、人群行为改变,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方舱医院也对缓解医疗体系的巨大压力有关键作用。

     

    4月8日,武汉解除历时76天的离汉通道管制措施,标志着这一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初步胜利。然而,我们不能放松警惕,仍要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坚信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新冠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记者了解到:描述上述措施的ArcGIS地图故事访问官网。

     

    作品完成人是王一恒、任畅、程雪萍、廖彧晗,指导教师是田晶、邵世维,

     

    作品完成单位是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和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