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具有收益时间长、收益稳定的特点。
自2016年湖北省能源局、省扶贫办印发《湖北省光伏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在全省具备条件的地区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后,截止到2020年3月,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已累计转付光伏扶贫补贴资金8.68亿元,实现全省光伏扶贫2020年3月份之前补贴资金全部拨付到户(村)。
近年来,湖北省因地制宜开展光伏扶贫,全省共陆续建成4184个村级集中光伏扶贫电站、111个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为省内贫困县创造了51697个“阳光”扶贫岗位,贫困户的阳光“电存折”每年都有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只要有太阳,光伏太阳能板就能发电,我们加入运鸿集团光伏产业项目的贫困户,每年都可以分到一笔钱。”武穴市田镇铸钱炉村民张军指着自家光伏智慧大棚对记者说。
在村支书带领下,记者走进湖北省运鸿集团投资的武穴市光伏移动式智慧大棚里,一排排整齐的新型钢结构大棚顶上覆盖着太阳能面板,大棚下的有机瓜果蔬菜长势旺盛,部分大棚下加工农副产品的厂房,实现电力自发自用。
据田家镇铸钱炉村运鸿集团项目负责人介绍,集团在两个乡镇多个村,先后投资10亿元,通过开展荒山荒地流转650亩,第一期在田镇铸钱炉村建设的占荒地150亩的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了屋顶光伏发电,屋内加工农副产品,电力自发自用,还为128户精准扶贫户因地就近安排就业,推动了更多的贫困群众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第二期160兆瓦智能光伏生态农业大棚(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向武穴市田镇马口工业园区输送清洁电能3.7亿度,加上在武穴市田镇建设的一期6兆瓦智能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每年可发电1400多万度,两期工程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1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万吨,吸收劳动力700名左右。
运鸿集团在大法寺、田镇地区的光伏项目自建成以来,当地建档立卡的128家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岗位再就业、智慧光伏大棚食用菌种植等多种光伏项目,现在已经全面实现了脱贫,提前完成了今年的脱贫任务。
产业扶贫有保障,决战决胜攻坚时。
随着湖北省运鸿集团光伏科技产业把培育光伏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主要路子,精准扶贫的思路逐步清晰,通过政府扶持企业的相关政策落地,当地的贫困户尝到了“甜头”,“钱袋子”变得鼓鼓囊囊,从减贫到致富的日子变得指日可待。
光伏项目“晒好”了太阳,贫困户的日子才能红红火火,这一份稳定的“阳光收入”是我国探索扶贫攻坚的独家经验,也是贡献给世界的扶贫财富。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