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让施工平台“挂”在高空

    中交四公局一公司贵州江玉高速公路TJ5标项目因涉及在建的玉石高速及拟建的玉镇高速的汇入,车流量骤增,原四车道设计方案无法满足后期交通运输需求,贵州省交通厅从长远规划考虑,决定自天星枢纽互通共线段开始进行“四改六”扩宽,项目控制性工程--黄旗坳大桥正位于“四改六”共线段范围内。

    “这么小的净空,这么大的高度,墩柱也没有预留销棒孔,汽车吊也难以支立,施工平台如何搭设?人员、钢筋、模板、混凝土如何才能上去?这道系梁施工太难了,施工成本得翻好几倍!”

    解决措施一将新增的柱系梁标高再往下降2米,确保汽车吊安装抱箍的吊装空间,经过与设计沟通,不能进行变更。解决措施二在墩身合适位置钻一个孔用来穿销棒,因为没有作业平台,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还可能破坏墩柱结构及外观,留下质量隐患,也得作罢。解决措施三采用满堂支架施工施工周期长,又因搭设高度太高,安全隐患非常突出,也不可行。就这样,大家研讨提出的各种方案均被否定。

    在拟定“四改六”方案之初,项目正处于大干状态,黄旗坳大桥正组织T梁架设,为不耽误工期、确保梁场正常生产、大桩号方向运梁通道顺利贯通,且为六车道T梁架设预留施工空间,项目经理孙茂辉带队组织协调,采用先架设原四车道内侧4片T梁的施工方案,将“四改六”对项目桥梁施工的影响降至最低。在项目如火如荼进展中,黄旗坳大桥原四车道双幅内侧4片T梁得以顺利贯通,六车道拼宽设计图纸也提前下发了。正当大家为之高兴时,图纸会审中发现,需在原四车道现有盖梁底2米处新增一道柱系梁,这一设计又让努力回到原点。

    “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施工平台无法搭设,最麻烦的就是架好的T梁限制了施工空间。”说到这儿,项目副经理鲁成辉突然停了下来,大家好奇地望向他,他沉思片刻后笑了起来,“既然T梁架好了这么麻烦,我们为何不在T梁上做点文章,这么好的操作平台,不利用可惜了。”

    说着,鲁成辉在白板上给现场的技术员们画图解释。黄旗坳大桥原四车道盖梁底2米新增柱系梁施工,受作业空间限制,最大难点就是施工平台的搭设。以安装在已架设T梁顶部的吊架系统为受力点,采用具备整体吊装能力的装配式施工平台,通过顶部卷扬机整体提升至柱系梁设计标高后与吊架系统相连,这样,施工平台搭设过程中所有操作均转移至地面或已架设T梁上,最大程度确保了施工人员安全,也解决了汽车吊作业空间不足的问题,通过整体吊装,整个施工流程大大精简,也有效提高了施工平台的搭设效率。

    看着白板上的画图,听着鲁成辉的讲解,大家都豁然开朗,很支持这个方案。就这样,在一片支持声中,黄旗坳大桥系梁拼宽专项施工方案大方向敲定了:转变思路,一起让施工平台“挂”在高空。

    鲁成辉带领项目技术人员组成技术质量攻关小组,他们风风火火地开始了吊架施工的设计工作。经过详细的方案比选及受力验算,淘汰掉钢丝绳及工字钢牛腿结构两个构思后,最终采用顶部工字钢托架和精轧螺纹钢吊杆组合形成施工吊架,搭配4台卷扬机形成悬挂体系,同时对传统系梁施工平台进行重新设计,将施工平台各连接点均设计为法兰连接,并设计用于提前铺装四周踏板及防护围栏的杆件。

    苦心没有白费,技术人员们终于让施工平台稳稳地“挂”在高空。悬挂体系以T梁顶面为作业平台,施工平台在原地面组拼完成后,通过悬挂体系中卷扬机做整体提升,将悬挂体系吊杆与施工平台连接并调整至设计标高,施工人员就可以展开后续施工。

    研究投入应用后,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人员由衷感叹道,“中交人就是接地气儿,弄出来的东西简单又实用,不仅解决了困难,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我们着想,保障了施工质量和安全。这样大干起来后,咱们还有奖金拿!”

    项目基于施工平台潜心研究的系梁拼宽专项施工方案中涉及的施工吊架及具备整体吊装能力的装配式施工平台两项成果,不仅为类似在建桥梁柱系梁拼宽施工提供了解决方案,也极大提高了项目正常柱系梁的施工效率、质量及安全,可谓一举多得。

    盖梁底新增柱系梁设计图

    悬挂体系中垂直运输设备——卷扬机布置图

    吊架及施工平台就位后效果图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