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江苏灌云融媒:融出精彩活力 讲好“灌云故事”

    田头蔬菜畅销,网上订单飘红。“网络销售可不得了,滞销蔬菜变畅销!”今年初,灌云县融媒体中心策划的“融媒助农”活动,让小伊镇花厅村菜农愁容变笑颜。

    今年春节后,花厅村3000多亩蔬菜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遭遇滞销难题。得知此事,灌云县融媒体中心全媒总动员,依托前沿技术,通过“台、报、网、微、屏”等媒介,整体联动、同“屏”共振,在直播镜头前为广大网友推介滞销的各类蔬菜。爱心迅速汇聚,多家企事业单位和各界爱心人士通过网络平台,纷纷下单,滞销蔬菜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

    这场“融媒助农”活动,是该县融媒体中心通过资源有效整合,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发挥融合传播、多点推送的独特优势助农排忧解难的成功范例,开启了县级媒体宣传从“简单相加”迈向“深度融合”的新征程。

    融合一支队伍,锻造过硬团队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技术是基础,体制是保障,人才是关键。灌云县融媒体中心高位统筹谋划,大胆探索创新,坚持有机相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单一人才向全媒体复合型人才转变。针对当前发生重大变化的舆论生态环境,中心顺应时代潮流,经常性开展“走出去”活动,通过考察学习、调研座谈、线上线下培训等多种方式,先后组织100多人次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培训,引导全体职工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和水平。

    为推动采编人员适应全媒体融合发展需求,该县融媒体中心专门制定实施了《灌云县融媒体中心绩效考核办法》《灌云县融媒体中心采编播岗位考核细则》以及《灌云县融媒体中心选人用人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掀起“比学争赶超”热潮。各部门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细化奖惩措施,构建责权利统一的运行机制。采编人员对融媒体平台供稿既有量化任务,又有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该县融媒体中心先后与人民网、荔枝新闻、腾讯、澎湃新闻、今日头条等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入驻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的新媒体方阵。随着一批又一批中央主流媒体聚集灌云,中心采编人员抢抓机遇,随队跟班采访学习,通过实战操作,锻炼出了一支过硬的全媒体采编团队,为传好“灌云声音”打下坚实的基础。

    坚持两个方向,讲好“灌云故事”

    灌云县融媒体中心始终坚持官方媒体平台党性原则,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扣“工业立县、产业强县”目标,从民生实事、创文创卫、脱贫攻坚、全域旅游、疫情防控、工业经济等方面开设专栏进行主题报道,为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关键时刻践初心,重要节点勇担当。抗击疫情期间,该县融媒体中心综合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抖音等平台,第一时间播发权威报道,抵制网络谣言;第一时间传播各类防疫知识,普及防护常识;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百姓难题,关键时刻起到了“定盘星”“导航仪”的作用。

    电视新闻节目增加时长,开设专栏,增强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循环播出防疫内容,对150多条政府公告和防疫常识共播出6000余次。广播调频FM88.1开办抗击疫情特别节目,做好政策措施解读和防控科普知识等各类宣传。《灌云报》开辟专栏,推出防疫公告、通报、报道、小知识、文学及书画作品1300余篇(条)。新媒体推动全方位战“疫”宣传,所有疫情防控宣传报道,都做到了移动优先,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客户端和“两微”新媒体发布;运用微动漫、短视频、H5、抖音等宣传产品,加大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动员力度;创作的方言类短视频产品更加接地气,推出抗疫宣传作品近200条(件),各平台累计阅读量达千万人次,为全县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今年以来,《今日灌云》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突破300万人次,发布微信文章1000余篇,其中10篇热文阅读量分别突破“5万+”,阅读量超过1万的图文50多条。制作200余件新媒体作品被学习强国、人民网、交汇点、荔枝新闻等各大平台录用,其中学习强国入选作品55篇,用稿量在全省县(区)融媒体中心稳居前列,市内遥遥领先。由该县融媒体中心独家首发的短视频护学岗上的“奔跑哥”侍东亮,短短几天,累计播放量超1亿、点赞超500万,此后,新华社、《人民日报》微信号相继头条推文,称其奔跑的姿势撩倒了1亿人,感动了500万人。

    时代楷模“王继才夫妇”一直由县融媒体中心首家跟踪采访报道,引起了《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争相聚焦,让灌云成为全国“网红”,为讲好“灌云故事”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2020年,电视纪录片《四十一年的坚守》获得江苏省电视社教类节目评比纪录片三等奖(省级政府奖)、第八届全国市县电视台优秀节目一等奖,专题片《承诺》、《护学岗上奔跑哥》荣获全国市县电视台优秀节目电视专题类一等奖、短视频《乡村讲台的生命坚守着》荣获短视频二等奖;电视新闻《“时代楷模”携手共建诠释爱国情》获江苏省广播新闻评比二等奖(省级政府奖);《灌云报》16件作品在省好新闻评比中获奖,获奖级别和数量在全市县(区)融媒体中心中稳居第一;广播新闻《“时代楷模”携手共建诠释爱国情》获得广播新闻奖省级政府二等奖,这是全市县(区)媒体唯一获此奖项的作品。

    推动三个创新,激发融媒活力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最大的难点是传统媒体固有的生产方式与新兴媒体的运作模式不适应、不协调。必须适应发展新常态,积极利用新技术,按照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创新采编流程,重构生产方式,提升新闻生产力和产品竞争力,实现媒体融合由“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升级。

    推动机制创新。根据媒体融合后的新要求、新特点、新流程,先后出台了编前例会、好新闻评选、竞聘上岗、人事改革及绩效考核等制度,逐步建立起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动态考核的评价体系,有效激发队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媒体引导力、传播力、指导力。

    推动活动创新。延伸“新闻+政务”渠道,加大“新闻+服务”力度,拓展“新闻+活动”范围,打造区域性信息枢纽,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推动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范围广泛的融媒体矩阵,让主阵地更牢固,让主旋律更响亮,让好声音更持久。

    推动服务创新。以满足群众“在线办理”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今日灌云手机APP客户端为媒介,通过外链等形式,不断充实、补充、接入各种政务服务功能,既扩大党媒的服务功能和半径,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此举得到了市县领导的认可。目前,“两微一端”用户持续增长,在连云港政务类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中位居前列,为树好“灌云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

    打造四个平台,做实融媒之基

    灌云县融媒体中心作为全省第一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于2019年7月29日挂牌成立,灌云县强化顶层设计,对各类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在全市率先将县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新媒体合并,依托省“荔枝云”平台等前沿技术,共建了集新闻通联、指挥调度、融媒直播、人才培训等于一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全力推进全媒体信息化技术改造,并结合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报、台、微、端”四位一体深度融合的“融媒厨房”,为重大主题、重要新闻、重点活动宣传提供了强力技术保障。

    经过一年多的融合发展,灌云县融媒体中心初步形成了“一端”(今日灌云手机APP客户端)、“一报”(《灌云报》,含数字报)、“两台”(灌云电视台、灌云县人民广播电台)、“两微”(今日灌云微信公众号、灌云新视界微信公众号)的传媒矩阵。“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的融媒体生产传播模式渐入佳境,极大地释放了融媒体宣传合力,确保了党的声音传递全覆盖、无死角。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迈向相“融”,灌云县融媒体中心依托科技创新,通过掌上荔枝云平台实现了“前端一体、终端多元”的新闻生产运作流程,进而达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新闻产品多种生成,实现全媒体融平台效应最大化,形成真融实用的“灌云模式”。(张勇 曹文 梁全洋)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