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传统技术的创新:详解预应力主动加固技术!|卡本预应力碳板张拉

    钢筋混凝土的出现在人类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得各类结构向高层、超高层、大跨、超大跨径方向发展成为可能。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房屋结构最高达到了580m(上海中心大厦),已建成的桥梁结构最大跨度达到了1990m(日本明石海峡桥),这些结构都广泛地采用了预应力技术。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时常能遇到钢筋锈蚀导致桥梁结构连接处出现缺陷,最终导致负重而酿成坍塌的后果。

    一、预应力碳板加固系统

    为了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结构的综合维护费用,防患于未然,卡本的研发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试错,成功研发出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系统。

    这种系统是一种主动加固技术,是将预应力技术运用在碳纤维板,形成了高性能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系统。

    它与碳纤维粘贴加固技术(被动加固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

    1)预应力碳纤维板可以提前发挥碳纤维板的强度,大幅提高利用率。

    2)加固效果好,较大幅度提高构件开裂载荷和屈服载荷。

    3)当使用中的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纹后,采用主动加固方法能使构件中的裂纹闭合。

    这次研发成果的背后,卡本付出了很多心血。想要推动碳纤维在加固领域的应用,必须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加强对传统加固技术的升级优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卡本的研发团队不断进行尝试,最终通过预应力技术运用在碳纤维板上,使碳纤维的抗拉性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研发之路荆棘,但硕果累累

    1)高性能预应力碳板及其在加固领域的应用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我公司于2014年开始研发预应力CFRP板加固系统,并针对该系统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碳纤维板的抗拉强度高达3200MPa,伸长率高达2.0%,两项指标远超国标要求,解决预应力碳板张拉过程中由于碳板材料本身性能差而被拉断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预应力CFRP技术得到了积极的推广,且卡本预应力CFRP板加固系统于2018年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这是对我公司科研成果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2)高效率锚固碳纤维板被天津市科委评为“天津市重点新产品”

    所谓重点新产品,是指科技型企业自主开发,应用新技术原理、新工艺、新材质、新设计,对原有产品进行实质性改进,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在国内外率先提出技术标准并在国内首次(或首批)开发成功,并在近三年开始上市销售的产品。而卡本预应力碳板加固系统,能够被评为“天津市重点新产品”离不开卡本人的共同努力。

    卡本的研发创新团队,坚持不懈的把传统产品品质提升到新的高度,并持续开发新的产品和工艺,引领行业发展!

    3)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系统的研制开发荣获“天津市武清区科技型企业创新资金项目”

    创新基金的宗旨首先是支持技术创新。创新基金支持的项目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要求在技术、工艺或产品性能上有较大的创新或有实质性的改进,技术水平至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卡本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系统的研制开发项目能够获得创新基金的支持,充分证明了卡本自主研发的实力和技术水平。

    加固,作为结构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正方兴未艾,结构的加固改造技术不仅能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更能起到补强加固的作用。近些年结构的加固改造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相信将来,更多新材料新技术将会不断应用到加固领域上面。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