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从安全带到“多重骨架引擎室结构” 从第十代索纳塔聊汽车安全发展

    “车行万里路,安全第一步”是我们在开车时天天念叨的事。汽车安全,多数情况下你看不见它,但它却是汽车厂商从未停止探索的事。

     

    从1937年首款转向信号灯的使用,到1958年斯堪的纳维亚人研发的三点式安全带,再到七、八十年代ABS、ESP的注入,最后到九十年代安全气囊的广泛使用,这些汽车安全技术的开发,挽救了何止百万个生命。

     

    如今,汽车安全已经告别“奠基时代”,来到“优化阶段”,也就是在先人的研发基础上对技术进行完善。第十代索纳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配有同级车型所有电子安全配置的前提下,对车辆的底盘进行了优化。在改变了某些车身和底盘结构后,整车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改善。

     

    (海外版索纳塔)

    用初中物理知识理解 “ 多重骨架引擎室结构

     

    为了提升整车安全和可靠度,北京现代首先在第十代索纳塔的平台上“动刀”。第十代索纳塔是第一个使用现代汽车i-GMP平台的车型,这个平台的使用会帮助整车在设计、碰撞、启动、操控、多动力总成几个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FormatImgID_2#

    (第十代索纳塔使用的i-GMP 平台)

     

    i-GMP平台在车辆安全方面最大的突破,就是增加了车辆在发生小面积偏位撞击时对驾乘者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在雨天车辆出现侧滑或紧急避让时,这样的小碰撞很容易发生,并会连带着甩尾、转圈的后果。然而这种力度的撞击是不会激发气囊的,但后方车辆避让不及的追尾却非常致命。第十代索纳塔则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避免车辆发生旋转,根除危险因素。加之“多重骨架引擎室结构”及“热冲压成形淬火工艺”的车体结构,可保证车辆在受到撞击时拥有良好的稳定性。

     

    第十代索纳塔 发生小面积偏位撞击时 行进路线对比

    说了那么多,很多消费者一定有“不明觉厉”的感觉。的确,汽车当中的很多名词是消费者看不懂的,比如刚才说的“多重骨架引擎室结构”和“热冲压成形淬火工艺”。但这两个技术专有名词在翻译成白话文后就很容易理解——“多重骨架引擎室结构”其实就是通过调整前悬挂和保险杠之间的结构,将车辆在发生碰撞时的撞击力分散。初中物理课学过的“受力面越大,力就越小”就是这个道理;而“热冲压成形淬火工艺”,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集轻量化、硬度、抗凹性和耐腐蚀性于一身的金属制作工艺”。这也是为什么第十代索纳塔既比上一代安全,又比上一代重量轻的原因。

     

    (多重骨架引擎室结构示意图)

    全球化的 i-GMP 平台  确保品质可靠

     

    平台化之后的第十代索纳塔还有个优势,就是更可靠。因为技术和零件是所有平台车型高度共享的,所以北京现代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其它零部件产品的质量把控上了。这就像是一个老板找到了个一好秘书,他把一切琐碎的工作放心地交给这个可靠的秘书,然后自己就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其它要事一样。第十代索纳塔可以依靠i-GMP平台,使用更多的成熟部件,以提升车辆品质和稳定性。

     

    (海外版索纳塔)

    其实,汽车安全和品质是索纳塔以及北京现代最为重视的环节。从结果上看,索纳塔和北京现代在这个领域做的相当不错。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J.D. Power(君迪)可靠性调查中可以看到,摘得“J.D. Power主流车细分市场车辆可靠性”第一的是北京现代,而它旗下的悦纳、Elantra领动、ix35和第九代索纳塔都获得了它们所在的细分车型市场中的奖项。而在“故障率最低”的品牌排行中,北京现代同样出现在三甲名单当中。

     

    (海外版索纳塔)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汽车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汽车安全技术这样的专业知识更是如天书般存在,但消费者却要用几年、几十年的积蓄去购买这样一件个自己毫不了解的产品,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生命安全托付给汽车,这是一种信任,而对车企来说则是一种责任。如果车企不稳稳扛起这份责任,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对车企的这种信任将难以挽回的流失掉。当然,不论是北京现代还是第十代索纳塔,也一直在用自己辛勤的研发来回馈消费者的信任。而第十代索纳塔即将在中国上市,相信北京现代这个“J.D. Power常驻户”对自身产品质量的把控,也相信这些藏于第十代索纳塔内部的诸多设计细节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它会是守护消费者用车生涯每一分钟的坚实屏障。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