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搅局,传统企业入局,新零售模式冲击……直销企业正处于市场份额减少、业绩下滑的尴尬境地。据统计,2016年直销行业几大巨头业绩均出现下滑,2017年业绩增长仍然乏力。业内专家认为,与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直销市场仍大有发展空间。直销企业应该迈好“产品+形象”两条腿,通过加强产品研发,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等方式,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直销市场规模仅为261亿元,2016年市场规模突破了2000亿元,十年间市场规模翻了近十倍。但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直销行业就出现了业绩下滑态势。据直销行业内的统计,2016年直销行业几大巨头业绩均出现下滑。今年上半年,多家直销企业业绩增长乏力,纷纷进入业务调整期。业内专家认为,传统行业巨头的进入,新零售模式的兴起,是导致直销企业近两年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
除了老牌直销巨头安利、无限极等,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开始涉足直销行业,包括北京同仁堂、东阿阿胶、康美药业等各行业的巨头。根据商务部市场秩序司网站信息,目前正式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达89家,还有46家企业申请直销已获得公示,超过260家企业递交了申请报告。随着传统行业巨头的进入,直销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传统企业不仅要争夺直销市场份额,还要与老牌直销企业抢夺人才资源、原料资源等,因此直销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
另一方面,微商、跨境电商等新零售模式的兴起,也给直销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原本“神秘”的保健品、护肤品,要以人为媒介才能购买到,但现在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在微信朋友圈、电商平台等渠道购买到类似的产品,方便又快捷。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杨谦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主流文化越来越年轻,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巨大变化,以保健品为主打的直销行业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求变:增体验服务、推新品、布局海外市场
在传统行业入局、新零售模式的冲击下,直销行业 “轻松取得好业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何扭转业绩下滑的局面是当务之急。为改变现状,直销企业巨头纷纷试水转型,通过加强体验和服务、研发新产品、布局海外等方式,寻求最佳的转型方向。
为拓展市场,不少内资直销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58家内资拿牌的直销企业中,已经有24家布局海外市场。对内资直销企业而言,人口多、市场发展空间较大的东南亚、东欧等地区比较容易开拓市场,而市场较饱和的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地区开发难度较大。
“直销行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划清与传销的界限,直销企业必须主动融入主流商业。”直销企业首先要褪去直销的神秘感,以更加透明的经营姿态面对公众的质疑,同时加强正确的直销理念的推广。此外,还要加强行业组织建设,为直销行业建立较健全的行业自律机制。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