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大宋宫词主创现身长乐雅颂,畅谈大宋风雅生活

    近日,《大宋宫词》热播,剧中的一幅幅仿佛从宋画中走出的场景,令人向往。剧中处处可见经典的黄金分割构图,视觉上极度舒适,剧中许多精美的场景都十分用心地还原了北宋建筑的静谧幽深、风雅隽秀之感,将天人合一的精髓表达得恰到好处。

     

    宋代建筑重在写意,将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于一体。其中宋徽宗《瑞河图》便很好地展现了这一点——巍峨宫殿之上,飞鹤盘旋,彩云绕梁,画面兼备庄严肃穆与灵动优雅之韵,建筑与灵鸟,此刻形成了妙不可言的融合与呼应。

     

    在《大宋宫词》,也还原了这经典的一幕,瑞鹤飞天,殿宇恢弘,一副大气雅致的宋朝,正隔着屏幕,穿越千年时光向世人诉说着她的秀丽与洒脱。

     

    《大宋宫词》

     

    《瑞鹤图》宋徽宗

    宋朝的建筑之美,非唐风建筑之华美瑰丽,更加沉稳内敛。融创重庆长乐雅颂承袭宋朝建筑精髓,通过40处传译,在现代为世人带来一座与众不同的宋风大宅。

     

    《大宋宫词》制作团队做客长乐雅颂

    畅谈宋式风雅生活

     

    20208月,长乐雅颂邀请《大宋宫词》制作团队中制片人沈畅女士,美术指导宋军先生,民俗顾问张卫东先生和融创中国副总裁时宇先生,GOA大象设计执行总裁、长乐雅颂项目设计主创何俊先生共同对宋式生活美学进行探讨交流。

     

    风雅颂中国宋式生活美学沙龙现场

     

    融创长乐雅颂风雅颂中国宋式生活美学沙龙中,《大宋宫词》制作团队与时宇先生、何俊先生对宋朝诗词到瓷器,再到画卷、到生活方式侃侃而谈,分享了大量关于宋朝“懂生活、善风雅”的内容。

     

    宋朝人点茶、挂画、插花、焚香场景在《大宋宫词》中也被一一再现。宋朝的生活是不拘洒脱的,是风雅纯粹的。想必,正是如此开放、富足、包容的社会环境,才成就了李清照这样不输男儿的气魄和性格,也成就了包拯这样沉稳刚正的官员,以及为后世带来影响的二程理学等一众大文豪、大画家,他们贡献的不仅是丰富的精神财富,还有一种独属于宋的雅致生活方式。

     

    《大宋宫词》剧照

    融创中国设计团队汲取千年宋风精髓,带来了重庆完整的宋式风格作品——长乐雅颂,将宋的审美情趣、风雅理念、人文精神融入建筑文脉,以40处传译,带领当代风雅之士,品读千年前那个充满美与雅的时代。

     

    风雅颂中国

    品读长乐雅颂现代宋风美学

     

    融创长乐雅颂并不仅仅在“形”上体现了宋代建筑风格,更是结合了现代人的居住理念和生活方式,将宋的“意”与“雅”,融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

     

    在樵坪山下,山水天地间,走入长乐雅颂,仿佛走入一副宋风山水画卷。在檐下回廊听雨赏景,在台院品茶远眺,在鱼乐亭中观鱼之乐,在清风明月楼中赏月拂风…一切风雅与闲适,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喧嚣与世俗不再,风雅应如是。

     

    长乐雅颂实景图

     

    眼前叠瀑流水、穿云回廊、松木清风于此方天地间静静而立,此刻千年宋式风雅仿佛穿过时间的长廊向世人款款走来。

     

    在长乐雅颂庭院中走过,看流水潺潺,听鸟鸣啁啾,怡心怡神,风雅自来。“容得下自由散淡、有足够精致的细节、有山林可以寄托”的宋风生活,才是现代雅士们真正向往和追求的像宋词一样生活。

     

    长乐雅颂实景图

     

    长乐雅颂,千万级宋风大宅,0.5低密纯墅区,在山水中享受经时间沉淀的风雅与自由,像宋词一样生活。

     

    参观预约电话:023-6289 9888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