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把开展党史教育活动落到为民办实事上

    近日,和田公安交警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载体,教育引导民辅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动力,走进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的急愁难盼问题,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实际问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教育成果检验的标准。

     

    01

     

    增加驾考理论考试场次

     

    为有效解决驾驶人已学习但未参加考试的实际需求,和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采取延长工作时间的办法,增加驾驶人理论考试场次,由原周一至周五考试,增加为周一至周六考试,同时每天增加下午场考试,单日可参加考试人数由70人增加至150人。

     

    为减少群众来回跑路,科目四考试通过后,就可在“交管12123”平台缴费后,在现场宣誓后就可以领取驾照。

     

    “现在预约理论考试不用再排队了,科目四考完成绩出来后,工作人员告诉我在网上缴费后就可以直接领取驾照了,没想到考完试后短短几分钟就拿到了驾照,真是太好了。”3月30日,和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理论考场拿到驾照的柔鲜古丽·艾麦尔高兴地说着。

     
    「我为群众办实事」把开展党史教育活动落到为民办实事上

    (3月30日在和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理论考场,科目四考试合格的驾考人,很快领取到了驾照。)

    02

     

    警保合作开展“亮尾行动”

     

    为进一步降低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有效遏制辖区内电动车、三轮车等交通事故多发态势,提升广大群众交通出行安全感,近期,和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田分公司深入农村开展以“被看见、才安全”为主题的全民“亮尾”行动。

     

    3月30日,在315国道与620县道交汇路口附近,交警对过往摩托车、电动车通过现场说法、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面对面向群众讲解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的重要意义和驾驶“黑尾”车辆的严重后果,同时向群众演示佩戴安全头盔和系安全带的正确方法,引导农民群众驾乘摩托车、电动车出行时自觉戴好安全头盔,做好自身防护,呼吁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守护者。随后,免费为广大群众的电动车、三轮车等粘贴反光标识,提醒驾驶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要和汽车争道抢行,确保出行安全特别是夜间出行安全。

     

    据了解,3月以来,每天通过交通安全教育粘贴反光标识200余条。

     
    「我为群众办实事」把开展党史教育活动落到为民办实事上

    (3月30日,和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在辖区范围内,开展电动车“亮尾行动”,为过往的摩托车、电动车免费发放、粘贴反光条,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性。)

    03

     

    车管所“开到了家门口”

     

    按照和田市公安局“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坚持警种业务融合,交警大队推动期满换证、遗失补证、免检车审验等 9项2个方面车驾管业务进驻全市各派出所,为群众提供“一窗式、一站式”综合服务,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车管所,将改革红利惠及群众。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吐沙拉镇派出所户籍大厅开展试点工作,近期可在全市展开,全力构筑“不排队、少跑路、家门办”的业务新格局。

     

    3月30日,吐沙拉镇派出所户籍大厅,3名群众正在交通业务窗口办理业务。

     

    正在办理业务的阿卜杜热合木·马合木提说:“现在在家附近就能申请换领到期的驾驶证,真是省钱又省力。”

     

    办理民警说,车驾管业务进驻派出所,有效缩短了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的奔波半径,使办理车驾管业务的群众得到了有效分流,不但节省了群众的往返时间,更减少了群众的时间成本。

     
    「我为群众办实事」把开展党史教育活动落到为民办实事上

    (3月30日,在吐沙拉镇派出所户籍大厅,群众正在交通业务窗口办理业务。)

    供稿:和田地区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通讯员:吴帅

     

    蜀黍观察编辑:徐亚峰

     

    蜀黍观察审核:朱文俊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