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助力生态原产地品牌溢价增值

    生态发展打造生态产品价值,为加快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在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上,《意见》中提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助力生态原产地品牌溢价增值

    近年来,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积极践行服务经济发展,在平昌、达州、兴文等地陆续开展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等一系列工作,助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提升生态产品溢价,为品质价值赋能,推进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协会还助力建立和规范生态产品认证评价标准,建立生态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协助企业培育绿色转型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助力生态原产地品牌溢价增值

    2020年4月9日,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董伟一行来到革命老区巴中市平昌县,开展生态原产地保护推广工作,宣传了生态原产地保护的意义、必要性、保护途径等,与当地政府、农业部门、相关企业等交流,并参加了平昌县酿酒专用粮基地产业扶贫现场培训。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为平昌提供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的技术支持,将其生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助推革命老区有更多的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助力生态原产地品牌溢价增值

    “通过协会的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将兴文县的优质特色生态农产品全面推广,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力争建立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示范区,利用协会的宣传平台,向社会推介和宣传兴文县的优质产品。”在2021年3月10日举行的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与兴文县农学会战略合作座谈会上,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董伟表示。

    随后的3月26日,兴文县委、县政府与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召开示范区建设座谈会,双方就推动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促进兴文县优质生态农产品提升质量水平、打响品牌提升影响力、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深化合作。

    2021年,“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带动广大农村地区发挥生态优势就地就近致富,精准对接、更好满足人们差异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助力生态原产地品牌溢价增值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助力生态原产地品牌溢价增值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4月22日,在达州举办的乡村振兴助力企业产业发展交流会上,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与达州现代农业发展联合会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推进生态原产地品牌建设,提升达州特色农产品整体形象。此外,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首席代表董伟为获得生态原产地品牌保护的远鸿小角楼公司授牌。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把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作为服务中心工作开展。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助力生态原产地品牌溢价增值

    2021年3月4日,由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主办、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承办的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召开。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董伟会长提出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与乡村振兴重要战略部署联系在一起,“把绿色叶子变票子,把生态活水变活钱”。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地方打造生态品牌和产业优势,期待四川生态产业开出新花,结出丰硕的成果。

    中国食品报四川报道、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