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深度:2021中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侧记

    初夏逢盛会,花香满万峰。5月30日,2021中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美丽的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扬帆起航。论坛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联合百家社会组织共同举办,有关部委领导、海内外专家学者、社会组织负责人及企业家代表50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展开话题。除了激荡智慧,论坛还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加油添彩。

    引智 围绕五大议题展开解读探讨

    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泛汲取智慧。高峰论坛度势而行,邀请有关部委领导、海内外专家学者、社会组织负责人及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乡村振兴建设之道,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论坛期间,众多专家学者提供了颇具价值的观点和思路,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乡村振兴的若干重大问题。这些话题既有思想的厚度,又有视野的广度,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蓝军在高峰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结合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五年来在产业辅导、三产融合、脱贫攻坚、兴边富民等具体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从“钱、地、人、产、融”五个方面就社会组织全面助力乡村五大振兴进行了交流分享。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袁文先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扬帆起航之时,党建应当建什么、党建怎么建、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动员社会力量的问题。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教授孟庆轩探讨了绿色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议题。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城市联盟秘书长邵新华分享了该联盟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几点倡议,包括乡村振兴须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乡村振兴应数智先行等。

    此外,韩国前总理李寿成等嘉宾也通过线上参会的形式,在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等农业、产业合作的框架内,共享了世界各国在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致富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尝试。

    总体而言,论坛就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全面振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与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展一乡一品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与“一带一路”等五个议题进行了权威专业的政策解读,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专题研讨,深入探讨了社会组织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与实践路径,分享了一乡一品在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升级、三产融合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这些都是我国乡村振兴建设中不可多得的养分,能为乡村建设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聚资 搭建引资平台现场招商推介

    2021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最基本的任务,是解决乡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为此,高峰论坛积极搭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引资平台,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性、公益性优势,为农村产业发展尽心尽力。

    作为论坛的举办地,黔西南州近年来围绕山地高效农业、大健康、山地旅游等重点产业,通过系列举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相继落地一批重大项目,拉动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黔西南州正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此次高峰论坛搭台,为黔西南州农村发展锦上添花。

    在现场进行的黔西南州招商推介环节,全面展示了当地乡村振兴和现代产业的发展成果,重点围绕当地的资源优势、投资环境和产业基础,介绍寻求合作的重点产业和项目。

    期间,围绕黔西南州独有的地方电网自主电价优势,重点推介了新能源新材料、电解铝深加工、大数据领域。围绕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优势,重点推介了食用菌、中药材、茶等山地特色农业和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业。围绕独特的区位和康养资源优势,推介了康养旅游和商贸物流产业。

    除了直接搭建引资平台,高峰论坛还以其他方式使地方乡村经济发展受益。

    论坛期间进行了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示范创建区授牌,广东省连山县、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成都英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获得授牌。借由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多年建立起来的品牌效应和平台资源,这些示范创建区的实体产业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将更好更快地走出乡村,为当地带来真金白银的切实好处。

    合力 达成广泛共识发布倡议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达成共识正是全体共同奋进的动力。推动乡村振兴必须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最广泛强大的力量。

    本次论坛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为要义,形成了广泛共识,与会社会组织形成了协社会之力为乡村振兴努力奋斗的共同愿景。高峰论坛期间,经过一致协商通过,发表了《百家社会组织倡议书》,为社会组织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搭建起指导性框架,具有深远的意义。

    倡议书提出,百家社会组织将从乡村产业优化升级、产业融合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乡村建设多元筹资、壮大乡村文化集群、构筑绿色发展优势、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等方面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通过此次论坛,百家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拧成一条绳,将全国各级社会组织及其背后覆盖的各项资源高效组织动员起来,为贵州等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发展要素保障。

    新征程,新蓝图。毋庸置疑,此次论坛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承上启下、连通内外、衔接带动的重要作用。将来,这些社会组织将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力量,汇聚更多民情民意、民智民力,激发更大社会活力、社会资源,汇聚新动能,实现新跨越,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