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之际,由中 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委会和华大基因联合举办的“ 2021基因即因 科学抗癌” 之 第一期——早防早检 “肠”治久安|肠癌防控策略, 中山六院吴小剑教授、知名主持人项飞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在线说肠癌防控知识,八大平台同步直播, 33w+在线观看!
据 2020年 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 , 在最常见的癌症新发病例中,肠癌发病率 已经跃居第 二 。我国肠癌患者最集中的年龄段为40~59岁,近年来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实际上,大多数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而从息肉发展为癌大约需要10 ~ 15年 , 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肠癌可以被阻断在早期阶段。 在本次科普中,吴小剑教授重点 强调了 肠癌早期先兆 + 肠 癌 预防 筛查的重要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直播的精彩瞬间。
结直肠癌会遗传吗?有哪些症状是肠癌敲响的“警钟”?
吴小剑教授表示,大概80%的病人是散发性的,根据临床或国际文献报道,接近20%的病人有家族聚集性,家族聚集性与整个家族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外部环境等有一定的关系,而先天性致病基因遗传只占家族聚集性遗传的10~15%左右。
肠癌早期症状与便秘、胀气、频繁放屁、痔疮、便血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能对号入座。吴小剑教授特意提到,如有以下情况时应引起高度重视:第一,短期内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比如一天出现多次排便或几天都没有排便,跟平常不一样;第二,短期内排便的性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比如出现便血、黑便、粘液,甚至是稀烂便等,若有此现象,建议去体检中心或专业的医院做检查。
二、吃酸奶能预防肠癌吗?怎样科学的预防肠癌?
吴小剑教授表示,目前在临床医学、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吃酸奶能预防肠癌,但益生菌酸奶可以有效帮助肠道维持微生态菌群的平衡。吴小剑教授还特意提到,现在的风味酸奶为了口感更好,添加了很多糖、香精等,如过度摄入糖分会引起糖代谢的改变,引起肥胖等,而肥胖是患肠癌的风险因素之一,建议大家选择无糖或低糖的酸奶。
关于如何科学预防肠癌这一话题,吴小剑教授建议大家从这几个方面多加注意,基本上可以做到预防肠癌。第一,运动很重要, 它可以整体提高人的免疫力;第二,研究表明 抽烟跟肠癌有明显 的 相关性 , 要尽量戒烟;第三,饮食方面,建议摄入更多的 水果 、 粗纤维蔬菜 等 , 当然一定的优质蛋白、脂肪类食物也要补充,以达到饮食平衡。第四,避免肥胖,肥胖跟肠癌 也有一定的关系 ;第五,要 提升 对 肠癌 的认知 , 比如家族 中一级 亲属 有肠癌 患病史, 就更要注意 临床症状 、 排便情况 等; 第六、还要注重定期体检。
肠癌筛查有用吗?怎么筛查?
吴小剑教授表示,在 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年)》文件 中就强调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 而肠癌是非常适合做筛查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肠癌的几种发生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由腺瘤发展成肠癌:从增生,到小的腺瘤性息肉,再到大的腺瘤性息肉,再到不典型增生,再到早期肠癌,这个过程非常的漫长,一般需要10~20年,给了我们很好的时间窗口去筛查和干预。如果我们在这十年期间发现了腺瘤,及时切除,就不会发展成肠癌。
早期传统的肠癌筛查手段是通过问卷调查+粪便隐血,判断高危因素后再做肠镜检查,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可以优先选择做血液活检或粪便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也比较高。美国的肠癌筛查国家指南已经把粪便D NA 检测纳入肠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吴小剑教授提到粪便和血液检测有两大优势。第一,很多人对肠镜有一种心理恐惧感,而血检和粪便检测是无创性的 ,患者也不需要吃泻药,灵敏度和特异性也比较高 ;第二,大部分人都想做无痛肠镜,但无痛肠镜目前还是比较紧缺。所以,对于比较难耐受胃肠镜的老年人,可以优先选择做血液活检或粪便检测,做一个初步评估,筛出高危因素后再做肠镜。但不管怎样,肠镜检查是金标准,通过粪便基因检测和液体活检得出的结论,最终都需要肠镜去验证,取病理活检。
科普尾声,关于如何预防肠癌这一终极问题, 吴小剑教授强调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还特别强调要做好定期体检。通过肠镜、粪便DNA检测,还有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肠癌的发生或把它阻断在早期肠癌阶段。
2019年,华大基因旗下专注于癌症早筛业务和数据服务的子公司——华大数极成立,该公司致力于提供精准、普惠的癌症筛查检测和健康服务。 届时,还推出了一款用于肠癌早筛的粪便 DNA检测产品——华常康,可以早期发现息肉、腺瘤等癌前病变和早期肠癌,不仅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还可居家自取样,无创无痛,适宜大人群筛查。 在肿瘤防控领域 ,华大基因 已 构建 了 贯穿预防、早筛、诊疗、监测的肿瘤精准诊疗整体解决方案。 相信在助力肿瘤精准防控上,通过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升级,防控体系的全面建立,将更能切实有效地助力降低肿瘤的发生率、提高五年生存率方向,让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