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宝贝天使带你走进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现状

    一、国内母婴行业现状

    在2016年我国全面二胎放开,当年新生儿人口数量同比上升7.9%至1786万人;2017年出生率以二孩为主,二孩出生人数占比高达51.2%,二孩出生人数占比已经超过一孩出生人数占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尽管全国生育水平略有下降,但从生育孩次看,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比重明显高于一孩,2019年二孩及以上比重达59.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这说明“全面两孩”政策持续发挥作用。随着我国“全面二胎”政策的落实,0-3岁新生儿的数量增多,意味着我国母婴消费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的收入逐年增加,随之带来的消费升级和在中国特色家庭结构(4+2+1)下,导致家庭消费“孩子”中心,对孩子的投入快速增长。

    在计划生育实施后,我国每个家庭所负担的子女数减少,因此家庭用于每个子女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再加上可支配的收入增加,父母对婴幼儿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和价格承受能力明显上升。

    尼尔森发布的《消费升级驱动母婴品类四大趋势》报告中提到,当代母婴人群消费观普遍以孩子为重心,比起价格,他们消费时更重视健康与品质。在对母婴用品的线上线下平台销售进行对比时,发现:线上平台家庭收入及花销明显更高,其中,母婴App宝宝树用户家庭平均月收入20347.69元。母婴家庭月均在母婴育儿方面整体花销约为5200元,占家庭月收入近三成。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于线上购买儿童安全座椅。2019线上渠道儿童安全座椅零售总额为23.7亿元,占比45.7%,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线下渠道儿童安全座椅零售总额为28.2亿元,占比54.3%,比上年有所下降。目前来看,线下渠道是儿童安全座椅主要销售渠道,但是儿童安全座椅线上渠道占比持续提升。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形成了好孩子、惠尔顿等一批以出口为主的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商,长期为国外品牌提供OEM、ODM加工。近几年,我国儿童安全座椅出口金额稳步增加。2019年,中国儿童安全座椅出口总额9.0亿美元,同比增长13.2%。2020年受疫情影响,儿童安全座椅出口金额小幅下降。2021年随着疫情好转,中国安全座椅出口金额将回升至2019年水平。

    二、国内儿童安全座椅行业现状

    近几年,国内市场儿童安全座椅零售额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16年国内市场儿童安全座椅零售总额35亿元,2019年增至519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市场儿童安全座椅零售总额50.8亿元,比上年同比下降2.2%。

    《中国儿童安全座椅白皮书(2021)》显示根据汽车保有量、出生率、单个儿童全年龄段使用数量、存量市场及增量市场使用率等市场要素综合测算,未来5-10年,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将迎来10-20倍增长,市场规模从目前的50多亿元增至近千亿元。

    三、国内儿童安全座椅消费者画像

    目前儿童安全座椅下游销售渠道主要为电商平台、商超、母婴店、汽配市场。权威咨询机构数据显示,近几年儿童安全座椅在电商平台销量快速增长,占据当前国内主要渠道份额,以好孩子为代表的国内自主品牌占据国内中低端市场,并拥有一定市场知名度。但从京东、天猫数据来看,德国、英国等国的国际品牌凭借良好的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在销售额方面仍然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2019-2020 年,京东2000 元以上商品销量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天猫儿童安全座椅各价格段商品销量基本稳定,2000 元以上商品销量略有上升;1300 元以上的商品,各价格段支付人数、销售额份额均略有上升,行业头部商家的客单价以 1500 元以上为主。京东0-12岁、0-4岁组别占比颇高,天猫近年来适用于9月 -12 岁的儿童安全座椅产品组别销售额萎缩明显,0-12 岁的产品组别销售额增长明显。

    在买家性别上,女性、男性占比分别为51.3%、48.7%。在买家年龄段方面,集中在 26-35 岁。人群教育程度来看,本科生学历占比人群最大,儿童安全座椅类目消费者倾向高学历人群,占比达67%,高知父母是主力人群。购买影响因素方面,主要是安全性、价格、安装便捷程度等因素,安全性是大部分消费者首先考虑的因素,对品牌会比较关注,大品牌信任度更高,客户更愿意买单;性价比也是重要因素,物美价廉的产品历来都会受到消费者欢迎;功能方面,360°旋转、isofix接口、支撑腿、侧防碰撞功能等是客户近几年越来越关注的点。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