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5日20时02分左右,由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客运段客运八队成都八组担当乘务的K385次列车渭南站刚刚开车不久,正在车内巡视的列车长杜卓接到报告,称18车 40号座椅处一老年旅客从座椅上滑落到地面,意识模糊。
2021年6月15日20时02分左右,由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客运段客运八队成都八组担当乘务的K385次列车渭南站刚刚开车不久,正在车内巡视的列车长杜卓接到报告,称18车 40号座椅处一老年旅客从座椅上滑落到地面,意识模糊。
杜卓一边立即赶往18车,一边用手台通知广播员寻找车内医护人员,并通知乘警及有红十字救护员资质的乘务员火速赶往现场。
当车长赶到18车时,发现这位旅客平躺在地面上,呼吸困难,双眼圆睁无神,无语言表达能力,情况十分危险。
杜卓立即组织施救。乘务员王启媛从医药箱里拿出速效救心丸,放到旅客舌下,杜卓将老人脖子处纽扣解开,乘务员彭东亮、胡云开对旅客实施心肺复苏,乘警长李志信、乘务员刘博疏散旅客,乘警段克力搜集老人随身物品,以便和家人取得联系。
20时08分,现场赶来一位名叫张海江的旅客,称听到广播后就赶过来,并与自己的一位医生朋友视频连线,寻求场外紧急援助。杜卓立即组织身边人员让出施救空间。
在场外医生、洛阳健康管理协会成员宋红毅指导下,杜卓、彭东亮等同志及张海江等两位热心旅客通过中医穴位按摩、指尖放血疗法等开窍泄热、疏通经络。开始,病情有一定缓解,但不久又有反弹。情急之下,老人嘴紧闭,救心丹无法放入。彭东亮迅速将老人的牙齿扒开一个缝,杜卓立即将头套塞入老人上下牙之间,将六粒速效救心丸送到舌下。王启媛、李继红等同志继续对旅客实施心肺复苏。并不到10分钟,大家身上已经大汗淋漓,但包括中医治疗在内的救助始终没有放弃。
在施救过程中,杜卓拨打了西安局客调电话,请示联系120到站接车。乘务员刘博再次调低车内空调温度,对旅客进行了宣传。乘务员胡云开与乘警段克力一道用老人的手机联系亲属。
经过多人轮番救治,20时39分,老人一口长气呼出,又吸了一口气,脸色有了缓解,病情逐渐好转。“继续掐手腕!”医生看到老人的情况有所好转,继续指导救治工作。
据了解,该旅客名叫石思君,1944年生人,家在四川省名山县,单独一人从山海关乘车去成都。
20时42分,K385次列车距离西安南站越来越近,杜卓再次联系车站,此时120救护车已赶到西安南站,车站已开启快速通道。
20点56分,K385次列车到达西安南站,两名120救护人员正带着担架赶来。乘务员王鑫等协助120救护员搬运担架,并与车站工作人员交接。望着担架远去,在场的每一人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列车西安南站开车后,18车列车员刘博在整理行李架时,发现50号座椅处行李架上有一黑底红面旧双肩包无人认领,怀疑失主为在西安南站因病提前下车旅客石思君的,立即报告列车长。列车长和乘警及时到场,经乘警开包检查,内有现金四万元,石思君四川农信存单一张金额两万元。列车交前方安康站处理。
后来,旅客家属到西安南站领取背包,并对列车全过程救治和送还背包深表谢意。(作者:王志松、李秀海,摄影:杜卓、段克力、王鑫)
杜卓一边立即赶往18车,一边用手台通知广播员寻找车内医护人员,并通知乘警及有红十字救护员资质的乘务员火速赶往现场。
当车长赶到18车时,发现这位旅客平躺在地面上,呼吸困难,双眼圆睁无神,无语言表达能力,情况十分危险。
杜卓立即组织施救。乘务员王启媛从医药箱里拿出速效救心丸,放到旅客舌下,杜卓将老人脖子处纽扣解开,乘务员彭东亮、胡云开对旅客实施心肺复苏,乘警长李志信、乘务员刘博疏散旅客,乘警段克力搜集老人随身物品,以便和家人取得联系。
20时08分,现场赶来一位名叫张海江的旅客,称听到广播后就赶过来,并与自己的一位医生朋友视频连线,寻求场外紧急援助。杜卓立即组织身边人员让出施救空间。
在场外医生、洛阳健康管理协会成员宋红毅指导下,杜卓、彭东亮等同志及张海江等两位热心旅客通过中医穴位按摩、指尖放血疗法等开窍泄热、疏通经络。开始,病情有一定缓解,但不久又有反弹。情急之下,老人嘴紧闭,救心丹无法放入。彭东亮迅速将老人的牙齿扒开一个缝,杜卓立即将头套塞入老人上下牙之间,将六粒速效救心丸送到舌下。王启媛、李继红等同志继续对旅客实施心肺复苏。并不到10分钟,大家身上已经大汗淋漓,但包括中医治疗在内的救助始终没有放弃。
在施救过程中,杜卓拨打了西安局客调电话,请示联系120到站接车。乘务员刘博再次调低车内空调温度,对旅客进行了宣传。乘务员胡云开与乘警段克力一道用老人的手机联系亲属。
经过多人轮番救治,20时39分,老人一口长气呼出,又吸了一口气,脸色有了缓解,病情逐渐好转。“继续掐手腕!”医生看到老人的情况有所好转,继续指导救治工作。
据了解,该旅客名叫石思君,1944年生人,家在四川省名山县,单独一人从山海关乘车去成都。
20时42分,K385次列车距离西安南站越来越近,杜卓再次联系车站,此时120救护车已赶到西安南站,车站已开启快速通道。
20点56分,K385次列车到达西安南站,两名120救护人员正带着担架赶来。乘务员王鑫等协助120救护员搬运担架,并与车站工作人员交接。望着担架远去,在场的每一人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列车西安南站开车后,18车列车员刘博在整理行李架时,发现50号座椅处行李架上有一黑底红面旧双肩包无人认领,怀疑失主为在西安南站因病提前下车旅客石思君的,立即报告列车长。列车长和乘警及时到场,经乘警开包检查,内有现金四万元,石思君四川农信存单一张金额两万元。列车交前方安康站处理。
后来,旅客家属到西安南站领取背包,并对列车全过程救治和送还背包深表谢意。(作者:王志松、李秀海,摄影:杜卓、段克力、王鑫)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