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时代机遇,高铁赋能”——海盐高铁新城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聚焦海盐城市发展方向,为海盐高铁新城探求新的发展思路,拓展新的建设途径。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王丹等出席。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海盐高铁新城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入围团队、媒体代表等参加。
王丹向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和嘉宾介绍了海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王丹表示,“十四五”时期,海盐将努力建设“两桥之间黄金海岸经济带、长三角创新活力之城、杭州湾滨海魅力之城、新时代富裕智慧之城”,全力实现“十大梦想”,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十大梦想”之一就是要实现“高铁梦”。高铁新城作为海盐未来的枢纽核心,将与沪杭苏甬便捷联通,与嘉兴多轨互通,成为海盐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海盐将借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以及海盐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的东风,结合通苏嘉甬铁路建设,联动嘉兴新城建设,统筹县内千年古城、融创文旅城、南北湖未来城等重大文旅平台建设,全力推动城市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四态融合”,努力成为长三角创新共享先行区、国际化站城一体活力区、高品质现代江南宜居区。
随后,五位专家的演讲分别以不同的视角出发,分享了高铁新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诸多思路和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对海盐高铁新城建设方法与路径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做题为《轨道上的长三角及海盐机遇》的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理事夏海山做题为《TOD模式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规划管理处处长、同济大学教授李佳川做题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共振与共赢》的报告。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袁胜强做题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报告。
▲上海师范大学李仙德教授做题为《新时代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海盐的应对策略》的报告。
论坛还举行了“海盐高铁新城发展路径探索”高峰对话,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海盐城市发展战略方向和定位,探讨海盐高铁新城建设方法和实施路径。
海盐历史悠久,具有千年文化底蕴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海盐正式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中南向拓展带的重要组成。
在此背景下,高铁新城与古城复兴同时开展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一古一新”两个片区统筹考虑、通盘规划,从总体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等方面相互协调,探索传统文化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路径,共同打造海盐的标志性城市名片。两个国际征集公告自4月20、21日发布,至5月8日报名截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规划设计界的踊跃参与,共有111家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咨询机构报名,其中40家境外机构参与,4位院士和多位勘察设计大师领衔。经过严格的资格预审专家评审,两个项目各有5个优秀的联合体胜出,参与第二阶段的设计方案竞赛比选工作。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