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十一师建融集团庆祝建党百年献礼之作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建融集团作为兵团十一师旗下国有企业,在鲜红的党旗下,践行兵团职责使命,铁血担当,搏击市场,书写了骄人业绩,造就了一支善经营、能干事、干成事的钢铁团队。
历史的长河里,烈风习习,红旗劲舞,敢为人先的建融人把忠诚干净担当,写在新时代兵团建工人发展的史册里。
一枚党徽别在胸前,熠熠闪光;一本党章记于心间,正己修身;一面党旗重温誓词,初心如磐。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感悟初心,践行使命。
张梅梅:巾帼不让须眉
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主动作为、勇毅担当,刻画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女性风采。她是张梅梅,在建融集团方圆物业工作,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由于她的出色表现,不仅减少了物业公司的经营亏损,还为股权转让退出奠定基础。可是,回想起当初那段心酸而充满挑战的经历,她至今记忆犹新。
退出转让亏损严重的小区,是一件大费周折的事情,不仅要奔波在各个社区与物业公司之间,还要承受来自小区居民的冷嘲热讽和恶言恶语。张梅梅以她女性特有的坚韧和不服输的魄力,主动扛起了这一重担,一面翻阅资料找方法、一面耐心细致解民忧,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为亏损严重的小区找到了“新婆家”,还疏通了居民心中的“硬疙瘩”,她也成了居民眼里的“贴心人”。
在工作中,张梅梅有丰富的经营管理工作经验,由她牵头建立的“员工劳动纪律”规范新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大锅饭思想,还激活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池春水。这一做法,将每名员工的思想、道德、业绩等要素融为一体,通过量化考核,形成了环环相扣的管理链条,沉淀出今天方圆物业的企业严管文化。
长期忘我的工作,让张梅梅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但病痛并没有消磨的意志和冲劲,无论在防疫一线,还是经营领域,她始终初心不改,充满正能量,践行着新时代党员的铮铮誓言。
凡标语:用行动书写奋斗的标语
他虽然是90后,但已成长为兵团企业的后起之秀。他是凡标语,大学毕业后,凭借一条“到西部区、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标语,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无悔选择,放弃了北上广深的优厚待遇,只身一人踏上了西行的列车,成为建设开发边疆的一名兵团儿女。
他说,选择兵团是源于对兵团两个字的莫名崇拜和向往。三年的志愿服务,三年的岁月沉淀,三年的兵团情深,注定了今生让他与兵团结缘。在北屯额尔齐斯河的晨辉里、在龙河农场的夏日里、在建融集团的大家庭里,他收获了自己的事业、找到了绽放青春的土壤。
在建融工作的日子,是他快速成长,走上中层领导岗位的峥嵘岁月。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从不会到会,再到精通,实践的磨练和同事的帮扶,是他完成了从职场小白到多面手的蜕变。
常言道,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对工作的热爱。凡标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选择了留在兵团,就意味着把根扎在了兵团大地。青春是需要在奋斗中绽放。他常把自己比喻成工作狂,最早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是他的工作常态,他把自己对家的眷恋与思念全部放在工作上。
他说,我是兵团第三代,承载着上一辈人的丰功伟绩,历史的接力棒已交接到我们手上,我唯有奋斗,才能传承好上一辈的接力棒,跑出加速度,跑出好成绩。
程慧丽:善解难题绕指柔
程慧丽,一个内秀于心、外秀于形的名字,然而却承载着别样的奋斗故事。环境在变,身份在变,但共产党员的执着坚守始终不变。自2017年进入建融集团以来,她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
2019年,建融集团所属公司不断重组整合,面对人员少任务重,她主动承担起综合管理部门工作,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尤其是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主动承担担责,撰写各类材料,由于表现突出,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好,成为建融集团第一党支部年轻的女书记。
2020年初春,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作为集团综合协调部门,她严格按要求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做好人员情况摸排、强化健康日常监测、统计上报各类报表,一项又一项任务接踵而来,面对熬红的双眼、憔悴的身板,她夜以继日、毫无怨言,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三项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程慧丽带头践行;“三无三不”准则是建融集团的行为规范,程慧丽带头尊崇……她从未标榜自己的党员身份,却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职责,只要组织需要,她绝不推辞含糊。2020年,她按照上级“三大引领指数”考核要求,根据党委部署,量体裁衣、量化指标,推行挂图作战、上下衔接、联动推进的工作方式,实现了各支部工作质的飞跃。
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程慧丽坚持以“学”字当头,在以知促行上当标兵;坚持以“带”字当头,在示范引领上当标兵;坚持以“实”字当头,在突出成果上当标兵,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强”起来、“火”起来,推动了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在建融集团落地开花。
面对成绩,程慧丽戒骄戒躁,常说自己就是企业的“服务员”,甘愿做一颗螺丝钉、一盏白炽灯,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程慧丽
李勇:退伍不褪色 退役不退志
他是生产标兵,他是筑路劳模,他是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兵团成立六十周年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获得者,一项项含金量十足的殊荣集于一身,成为建融集团的宠儿,然而光鲜亮丽的荣誉背后,却饱含着不为人知的奋斗历程和心路往事。
他是李勇,年过五旬,曾经是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退伍后成为兵团企业的一名职工。他起点不高,在企业从驾驶员干起,几经周转,2019年调动至建融集团方圆物业公司工作。
他说,1993年,从部队复员,进入企业成为一名驾驶员,他凭着军人争当标兵不服输的劲头,第一年就被评为企业的先进生产者。后来,他辗转天山南北以及山东、云南等地的大小工地,一路风雨、一路风采。
难忘记,在云南一个煤矿建设工地,尘土遮天蔽日,车内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每天浑身像水淋了般超负荷工作。难忘记,在南疆铁路建设工地,他要到距离施工现场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拉运戈壁材料,每天跑八九趟。难忘记,在新和县施工工地,蚊虫叮咬,条件极差,他主动报名参加,一路攻坚克难。
多少个难忘记承载了李勇几十年的艰辛,也浇筑出了很多人一生都不曾得到的荣誉。
如今,在方圆物业公司工作,李勇仍然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干着日常维修、清掏下水井、冬天清扫积雪的工作。他说,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只要为自己所热爱和追求的事业默默奉献,他就心安理得。
吴涛:把梦想扎根南疆大地
千难万难也要向南,这既是兵团向南发展的魄力,也是兵团作为安全岛的体现。吴涛,作为一名心怀梦想的八零后,作为建融集团的骨干,他主动请缨,深入南疆大地,开始了追梦之旅。
初到五团沙河镇,两手一抹黑,吴涛却没有丝毫退缩,而是把自己逼到了绝路,举家搬迁至偏远小镇,为的就是没有退路,唯有融入、唯有奋斗才算扎根。他走家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日常。同时他还研究当地的地理优势、人文环境,全身心投入到投资经营领域,成为当地人眼中的家人。
沙河镇建融国有资产公司由于经营不善,不仅办公条件较差、设施老旧,而且经营负债高筑。吴涛一班人大刀阔斧实施了改革新举,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而且化解了团场改革中的矛盾。吴涛常说,换位思考不是空洞的一句话,而是身体力行的呈现。说得再多,团场职工腰包不鼓都是徒劳。
2020年,面对疫情的冲击,吴涛挺身而出,充分研究兵团有关租金减免政策,并创造性地提出网上办公、解民心忧的举措,这不仅提升了办理效率,还解了居民的燃眉之急。在此过程中,他向险而行,上门问计,为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搭建了连心桥。
为了盘活团镇经营性资产,帮助少数民族连队职工脱贫致富,吴涛经过一番忙碌奔波,一条少数民族餐饮文化街浮现在他的脑海,为了让想法变成现实,他组织专人制定了“美丽三连美食一条街”策划方案,并付诸实施,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另辟蹊径,成为当地居民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他们秉持理想信念、保持崇高境界、坚守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他们不惧困难、挺身而出,成为行业骄子。
华彩乐章铺锦绣,勇立潮头党旗扬。他们是建融的好儿女,他们是建融的亮丽名片。是他们,通过身体力行,浓缩出了建融人在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新形象,他们是建融集团最耀眼的星,照亮了兵团大地。(文/程慧丽)
(新媒体责编:cz2020)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